大黄鱼肠道细菌分离培养及分子鉴定

来源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nadohea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手段,对大黄鱼二月龄育苗肠道细菌进行了计数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大黄鱼二月龄育苗每克肠道样品中的细菌个数约为1.315×108个。一共分离纯化了246株细菌。随机挑选其中44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运用16S rDNA限制性前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其中17株细菌进行了分子鉴定。测序结果表明该优势细菌是弧菌属细菌,与GenBank库中塔式弧菌序列相似性达到100%。肠道中还含有不动杆菌属细菌(占22.2%),与抗辐射不动杆菌相似性达到100%。
其他文献
为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经济鱼类病毒病害的流行,在从三种不同适盐性的鱼类中进行了呼肠孤病毒病毒病原的分离,通过细胞培养、免疫荧光和病毒基因分析测试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了大菱鲆呼肠孤病毒、鲈鱼呼肠孤病毒和草鱼呼肠孤病毒,完成对这些病毒对细胞与鱼体攻毒和回接感染实验,并进一步对它们进行了负染和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另外,还获了得一些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病变的信息。这些研究结果为阐明鱼类呼肠孤病毒的病原性
本试验研究对象为转GH基因鲤与其同期繁殖的对照鲤姊妹群体,探究转GH基因鲤快速生长的优势是否影响其反捕食能力。研究各处理下的试验鱼单独暴露给捕食者环境下的被捕食情况,观测各处理下试验鱼的存活时间以及其最终死亡率、分析判断其存活曲线是否存在差异性。试验发现,在短时间内面对捕食者时,转GH基因鲤的反捕食能力显著性低于对照鲤。
为了考察尾鳍缺失和再生对不同形态和代谢竞争模式的鱼类游泳能力及代谢模式的影响,在25℃下分别测定了中华倒刺鲃,鲤鱼和锦鲫幼鱼尾鳍剪除后禁食与摄食实验鱼的游泳运动及运动过程中的行为和能量学指标。随后对实验鱼进行20d的恢复喂养,重复进行禁食与摄食实验鱼游泳运动的测定。经过20d的恢复生长,中华倒刺鲃、鲤鱼、锦鲫尾鳍表面积分别恢复为对照组的41%,47%与24%。尾鳍缺失后,中华倒刺鲃的摄食与运动代谢
山东省工厂化养殖(大棚养殖)规模已达到499.6万平方米,大多数利用地下海水和卤水养殖温、冷水性鱼类,少数利用自然海水养殖.鲆鲽类主要养殖种类为大菱鲆、褐牙鲆、漠斑牙鲆、大西洋牙鲆、半滑舌鳎、条斑星鲽、圆斑星鲽、星突江鲽等.虽然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总量较大,然而开发潜力和空间已经不大.为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开展以下几点工作和研究:(1)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2)采用污水集中收集处理措
以动物蛋白鱼粉和植物蛋白豆粕作为日粮主要蛋白源设计了两组近似等氮(40%DM)等脂(10%DM)等能(19kJ/g)的饲料饲喂异育银鲫两种品系—中科3号和D系,研究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这两个品系异育银鲫的生长、饲料利用影响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系鱼粉组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均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中科3号鱼粉组增重率显著高于D系(p<0.05),豆粕组
随机从山美水库2003年4月~2004年5月的翘嘴红鲌渔获物中获取340尾样本,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获得年龄生长资料,建立生长方程和Beverton-Holt模型对山美水库翘嘴红鲌资源进行评估,制定了合理的捕捞年龄和捕捞规格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山美水库翘嘴红鲌体重范围是0.035~4.12kg,体长范围是15.6~73.5cm,其中20.1~60.0cm的样本占93.57%;在年龄分布方面,
本研究针对鳜人工放流过程中成活率和生长率不高的问题,设计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了水草密度、水体浊度和捕食者数量对幼鳜捕食成功率和饵料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清水中,单鳜对小个体鲫的捕食成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鳜数量显著性影响幼鳜对大个体鲫的捕食成功率,双鳜对大个体鲫的捕食成功率显著高于单鳜。在所有处理组,鳜对小个体鲫的捕食成功率显著高于对大个体鳜的捕食成功率,同时鳜对小个体鲫的Chessons选择性
经统计山美水库所有鱼类组成包括10科37种,其中鲤科22种,占59.46%,鮠科4种,占10.8%,鳢科和鳗鲡科各2种、鳅科、丽鱼科、鮨科、鲶科、青鳉科、银鱼科等各1种.鳙鱼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0.0269L2.9132、体长与鳞径关系为L=0.0129R+3.5323、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07.2167×[1-e-0.1349(t+0.1561)]及Wt=22095
使用茜素络合物、钙黄绿素和盐酸四环素溶液分别对草鱼仔鱼进行浸泡标记,结果表明,50-150mg/1的茜素络合物溶液对草鱼仔鱼耳石均有较好的标记效果,50mg/l和100mg/l的钙黄绿素溶液对草鱼仔鱼耳石标记效果较差,浓度为150-400mg/l时,标记效果明显,微耳石对钙黄绿素反应强烈,而矢耳石和星耳石反应较弱。盐酸四环素浓度为50mg/l和100mg/l时,三对耳石上荧光反应均较弱,超过100
为检测澳洲鲐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结构现状及其群体动态历史,对采自中国和日本的5个地理群体共137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检测到高的单倍型多样度和较高的核苷酸多样度,揭示澳洲鲐存在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确切检验结果显示澳洲鲐在所研究的范围内为一个未分化的群体,群体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的结果表明澳洲鲐群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