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亲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所形成的软性囊泡的发现及表征

来源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guang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选择性溶剂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自组装形成双层薄膜进而闭合而形成囊泡状分子聚集体。疏水端和亲水端的长度和比例对囊泡的尺度具有很大的影响 ,分子链的刚性和嵌段的分子形状同样影响着囊泡的尺寸和性质。因此通过对疏水端比例和形状的控制来改变超分子囊泡的尺寸和性质具有很显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树枝状大分子是一类具有规整分子结构的大分子,早在1993 年Fréchet 等人就提出了交替及表面共聚等树枝状嵌段共聚物(codendrimer )的概念2 ,之后有两种树枝状嵌段共聚物被合成了出来,但在自组装方面都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发现。本文通过精选两类树枝状大分子,并成功的通过醚化反应偶联形成一类新的双亲性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并首次发现树枝状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囊泡聚集体,通过小角X 射线散射(SAXS ),动态光散射(DLS ),原子力显微镜(AFM )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活性/可控聚合可以实现聚合物分子结构的设计,因而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ATRP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是近来活性聚合领域较为活跃的一块,通过ATRP聚合可以得到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合物,同时ATRP 也是合成功能高分子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中使用含特殊官能团的引发剂是ATRP 合成功能高分子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用对氯甲基苯甲酸为引发剂引发苯乙烯ATRP 聚合得到一端为羧基的分子量可控的聚苯乙烯
近年来,利用层层自组装 (layer-by-layer self assembly) 技术制备纳米级超薄膜,复合型功能微球及空心球的研究发展很快。这一技术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组装组分、组装驱动力变化多样,膜的厚度以及内部结构可有效调控,因此已成为制备纳米级功能膜或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自组装组分涵盖了聚电解质,功能型纳米粒子,无机层状材料,生物大分子等;自组装驱动力也由最初的静电相
利用MHK -500 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较系统地考察了纳米TiO2 改性的聚四氟蜡/聚氨酯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涂层磨损表面形貌。结果显示了纳米TiO2 在涂层中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团聚,少量的纳米TiO2 的加入降低了聚四氟蜡粘结涂层的摩擦系数,5﹪的纳米TiO2 提高了聚四氟蜡/聚氨酯复合涂层的抗磨性。固化温度对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150 ℃固化时涂层
本文论述了笔者设计合成了含有强的π叠加作用的二噻吩基吡咯基吡咯的双头双亲分子DPP-n ,n 代表烷基链长。以具有合适烷基链长度的DPP-11 为例,其浓度和电导率作图显示其临界胶束浓度约为5.5 ×10 -5 mol/L 。
在纳米尺度上控制高分子的形态结构一直是人们努力追求的方向。了解高分子材料微结构的形成及其控制,对于设计功能性材料以及提高材料本身的性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通过反应诱致的微相分离方法以期制各具有纳米尺度上有序结构的热固性环氧树脂。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属抗氧化应激酶系, 它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为底物,催化还原过氧化物。因此,它能消除体内自由基, 防止脂质过氧化, 对治疗和预防克山病、心血管病、炎症等有明显效果。本文论述了随着对GPx 催化机制及活性部位结构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展了GPx 人工模拟的多种策略,考虑了酶和底物的结合及模拟催化过程的微环境。
聚己内醋是一种无毒。牛物可降解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由于其为非双亲性高分子,不利于小液滴的稳定,至今未见完全由聚己内酷直接制备蜂窝状有序多孔膜的报道。本文论述了将聚己内酷的四氢吠喃溶液在不同湿度的气氛下溶剂挥发成膜;成功制备了蜂窝状有序多孔聚己内酷薄膜,并对成膜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孔径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成膜条件进行控制,如成膜液浓度和环境的相对湿度等。孔径随环境湿度的增加而增
自从日本丰田研究中心首次合成了尼龙-6/粘土的纳米复合材料后,人们制备研究了一大批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其机理大多是利用蒙脱土层间阳离子的可交换进行插层,形成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然而关于天然高分子和蒙脱土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并不多见。天然高分子作为材料具备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等优势,结构中含活泼基团,但在力学性能,热性能等方面较差,若能通过与蒙脱土的插层复合形成新材料,则在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模仿珍珠层生物矿化机理,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在石英片表面制备了仿珍珠层结构的SiO2/聚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PTPGDA )纳米复合薄膜,并采用XRD 、IR 、TEM 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自从1978 年Vogtle 等首次尝试合成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s )以来,结构规整、单一分子量的各种树枝状大分子已经被合成 。它们特殊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以及自组装能力成为当今高分子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通常,嵌段共聚物由两段线型高分子段组成,经过微相分离,表现出奇妙的微区结构2 。由于微区尺寸在几个到几百纳米范围内,嵌段共聚物的研究也成为高分子科学和纳米科学的热点。本文报道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