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传统草地畜牧业体现的动物福利理念

来源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lu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草地畜牧业是充分利用天然优势,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发挥畜禽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毛、绒、皮张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传统的草地畜牧业,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与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畜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包含着许多生态产业、动物福利元素,是适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福利型、循环型、绿色生态产业.总之,传统草原畜牧业与现代集约化的养殖,机械化、工厂化的育肥出栏模式相比,它是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效率低下的,但也囊括了现代人所追求的许多,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畜的和谐、发展机会的平等、环境的适应性、动物福利性、生态安全性、资源持续利用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符合动物福利、生态安全要求,值得持续传承的生产方式。
其他文献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施行,为缓解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融资约束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渠道与发展方向.由于小农户、规模农户(含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与农民专业
我国从2015年开始调减玉米种植面积以缓解供求矛盾,有必要对农户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利用2016年湖北省541个农户家庭的问卷数据,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户
本文利用江苏省桃主产区农户的微观数据,构建多元logit模型分析了基于风险偏好视角下交易成本、生产行为对农户桃销售渠道选择的影响及差异,研究发现,多数农户仍以零售渠道为
政府出台的"粮改饲"结构调整、种养结合政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是针对现阶段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关键问题提出的重大决策.本文在"粮改饲"策略实施的基础上,以养殖业为突破口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水稻生产为例,从要素替代的视角切入,探析水稻种植规模经营有效实现路径,并利用江苏、湖南、江西三省水稻种植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271个玉米种植户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测算比较分散农户(0~30亩)、分散农户(30~100亩)和规模经营农户(100~400亩)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路径,有必要精准识别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本文在明确家庭农场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分析种植大户与农技员之间的网络关系强度对其农业技术需求表达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强度中的交流频率、信任程度和情感强度对种植大户采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生猪生产国和第一大猪肉消费国,由于生猪产业受到周期性市场价格波动和进口猪肉的冲击,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规模化养殖生产也面临政府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