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图书馆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来源 :第七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和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08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县馆)是由国家举办,面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为广大城乡人民群众服务的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依托县图书馆的服务和支持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激活和重建农村图书馆(室),整合县、乡、村图书馆资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信息支撑是一条必由之路。同时通过探讨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及作用,归纳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对策,有针对性地整合配置资源,增强乡村图书馆(室)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果,使乡村图书馆(室)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是以提高整个社会科学、技术、文化及思想道德为己任,推动社会文明是图书馆一直追求的社会目标。通过探讨延伸服务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指出始终坚持要政府的主导性地位,增加政府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压力和动力,促进政府在构建图书馆服务网络中更好地发挥主导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服务延伸深入发展。在探索图书馆服务延伸新模式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将计划构建的模式和开展的活动,
在我国,社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社区图书馆不仅是社区文化的重要承载机构,也是构建社区精神文明秩序和人文价值观的重要机构。同时,在公共图书馆网络的建设中,社区图书馆是基层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珠海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所取得的效果正在突显,对其建设模式及效果的分析和探讨将有利于珠海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对社区图书馆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发展目标、图书馆发展策略以及文献资源发展策略等方面对珠海社
全民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公共图书馆,尤其是众多的社区图书馆形成的公共阅读服务平台作为支撑。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图书馆服务体系,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图书馆建设,基层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继续受到高度关注。在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中,社区图书馆是起到主导作用的。通过对社区图书馆目前存在现状的分析,概述了从提高政府认识、合理布点、解决网络统一问题以及调度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的建设管理等方面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发展社区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是伴随着时代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公共服务理念创新的成果,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过程中应坚持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不动摇、努力完善图书馆网络体系覆盖面以及不断扩大服务的受众面等要点。  
通过对国民阅读率持续下降进行分析,从功利化阅读倾向、多元化媒体的冲击、作者与出版社的创新能力弱化、公共图书馆利用率低等方面探讨了国民阅读低迷的原因,并对改善国民阅读现状的对策从营造社会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及习惯、发挥图书馆的阵地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阅读的意义进行阐述,探讨了基层图书馆室在构建阅读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同时分析总结了大众阅读社会的重建途径,并强调了应着力从政府层面的保障和图书馆行业服务保证这两个重要环节上把好关口。
作为集社会教育、知识传播、信息传递于一身的县级图书馆,服务对象直接面向广大农村,提供的服务是顺应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它的作用在于:有利于农村科技文化的普及和农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县级公共图书馆自身功能的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以农村经济为主体和以旅游业、现代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区构成了合川区的经济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区经济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直接决定着本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是决定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然而,在前进的进程中,合川区农村经济发展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指出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主要受到领导重视不足、经费不足以及人员素质不高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从加强领导、
图书馆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维护信息和知识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同时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图书馆之间所存在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分析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从加强图书馆建设、实施送书下乡工程、建立信息共享工程以及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基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建
通过对麦子店枣营北里社区、酒仙桥高家园社区等社区综合文化站的调研,分析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在于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还处于起步或逐渐推进的阶段以及硬、软件设施有待调整和加强。同时综合文化站工作的开展,要鄙弃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旧有模式,应形成整体设计与策划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