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书画藏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

来源 :全国第十一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书画藏品主要是以纸质或纺织品为载体的文物,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而且本身还保留了创作年代的大量信息,为我们艺术美学研究提供了历史依据。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物由于受到病害侵蚀,不仅降低了观赏价值,同时也缩短了寿命。如何妥善收藏保护好这些书画藏品?本文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病害特征进行归类,找出病害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复配铁质文物缓蚀剂.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法和扫描电镜法测试缓蚀剂的缓蚀效果,结果证明缓蚀剂在低硅低硫灰口铁上缓蚀效果最佳.并在铁炮上做区域对比实验,结果证明缓蚀剂缓蚀效果好,且未改变铁炮外观.
本文利用科技手段研究一批秦早期兵器,从金相组织、合金配比和铅同位素比值方面探讨了它们的制作工艺特点和历史发展情况.金相组织分析表明其组织形态为铸造态,合金配比分析显示Sn含量在10%~18%,Pb含量在2.12%~9.83%,说明早期秦人已经掌握了制作青铜兵器的关键技术,采用了科学的合金配比,积累了丰富的范铸技术经验.铅同位素比值反映出西周时期的秦人已经有了自己的青铜冶铸业,使用着稳定的铅矿矿源.
本文通过对陕西潼关税村隋墓出土的一批金器的X射线能谱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从器物的组成成分和微观结构入手,对其制作技术和冶炼工艺进行详细研究,为同时期该类器物的科技考古及今后此类文物的保护和工艺研究提供经验并积累数据.
雷峰塔遗址科学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佛教文物.其中,两件高规格等级的银质阿育王塔弥足珍贵.为了配合陈列展览,对银阿育王塔各部件的合金材料元素进行分析,然后使用与原器物成分相近的现代银料及其他补料和焊接材料,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对残损阿育王塔进行科学修复保护.
本文通过介绍西安东长安街唐代石椁墓石质文物的搬迁保护工作,探讨了墓葬出土石质文物的搬迁技术,为考古资料提取及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技术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采用密闭熏蒸方法,测定了9种柑橘属植物精油对玉米象害虫的熏杀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植物精油杀虫效果不同,即使同一种植物由于取油部位不同,杀虫效果也各异,供试精油冷磨柠檬油、冷榨红橘油、峨眉香橙油、酸橙果皮油的杀虫效果最好.芸香科植物精油是极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无公害绿色杀虫剂.
为了评价两种实验室合成的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光稳定性及机械性能.文章选用常用文物保护材料——Paraloid B72和Primal AC33作为参比,使用红外光谱法监测了老化前后两种新材料及参比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变化,得出了Neijia和Waijia两种材料均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的结果;同时采用伺服式万能实验机测试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出了Neijia和Waijia两种材料兼具有Paraloid B72
古代饱水木材的脱水保护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极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技术领域。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饱水木材的基本特性以及目前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干燥中国古代饱水木材的研究现状。同时选择了特定的超临界CO2萃取干燥条件对不同饱水木材样品进行干燥处理,通过对于燥后样品的尺寸、外观、含水率、微观结构进行测量对比,说明该技术在脱水中国古代饱水木材时具有安全、高效、环保等优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应
馆藏东汉吐舌执蛇镇墓俑是四川地区出土的大型陶塑文物之一.2002年,新都区博物馆为了有效地保护这件珍贵文物,邀请四川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修复专家和本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共商订保护修复方案.由于镇墓俑出土时残破为数块碎片,加之出土前受埋藏环境的影响,出土后又受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大多数陶片自然风化、酥松、掉粉、起层、断裂的情况十分严重,需对其抢救性保护修复.为此针对这件文物的基本情况,确定采用10%碳
印刷品文物的保护修复往往因文物自身价值不高而被忽视。其保护修复不同于书法绘画,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法可以参考。本文发现学习和实践西方纸质艺术品的保护修复方法的经验,对这类印刷品文物很有借鉴价值。应用此方法,处理了一批民国时期的纸币和汇票等珍贵文物,效果理想,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