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深层翻转的时空变率结构及其解释

来源 :“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5年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涡分辨率海洋模式LICOM 和HYCOM 输出,采用Butterworth 滤波方法,探讨了南海中深层翻转环流变率的基本特征.对于逐日强迫下的LICOM 而言,南海中深层翻转环流季节变化垂向结构呈现出(温跃层+第一斜压模)的特征,温跃层信号较强而温跃层以深信号较弱,而在经向结构上基本一致.
其他文献
等深流沉积是深水沉积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具有巨大的潜在油气资源,但由于古代地层中已发现的等深流沉积较少,对已发现的等深岩丘进行深入研究便尤为重要.中扬子台地南侧下奥陶统盘家咀组存在一套发育于江南斜坡带上的碳酸盐类的等深流沉积,其主要发育灰泥等深岩、粉屑等深岩、砂屑等深岩、生物屑等深岩和砾屑等深岩5种等深岩相,存在单一灰泥等深岩层序、不完整等深岩层序和完整等深岩层序3 种层序类型.
会议
海底波状构造(Seafloor undulationpattern)是分布在大陆边缘和深海平原的、由海底沉积物形成的一种大型波状底形.根据不同的形成机制,海底波状构造可以分为沉积作用控制的沉积物波和重力作用控制的沉积物变形.
会议
本研究通过布设于南海北部东沙东南沉积物高速堆积体上潜标锚系所挂载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所获得的数据,旨在研究南海北部海区深层海水(1700–2100m 水层,海底之上0–400 m)等深流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搬运的贡献.此次研究所获数据得观测时段为2011 年9 月–2013 年4月.
会议
综合多波束及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在南海东北部台湾浅滩南和西澎湖两条峡谷内发现了大量阶梯状底形(bedforms),其波长介于1.2~10.0 km 之间,波高5.4~80.9 m,成列发育,具有大的波长/波高比,发育典型的后积层理,据此将其解释为"周期阶坎"(cyclic steps).
会议
沉积波是一种大型的深海沉积底形,可以由浊流、底流及重力变形等过程形成.根据反射地震剖面,结合海底多波束地形资料,对南海北部陆坡沉积波及类似的沉积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鉴别出了浊流和重力变形两种成因类型的沉积波,没有发现典型的底流沉积波.
会议
High resolution clay mineralogy and grain size analyses,combined with investigation of dry bulk density,biogenic carbonate,total organic carbon,opal content have been performed on last 70 kyr BP sedim
会议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extensive studies on mesoscale oceanic eddies in the Southern China Sea(SCS).However,most of these studies are focused on surface eddies,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eddy st
会议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吕宋海峡是连接南海与西太平洋的唯一深水海峡.相对于西太平洋地区,南海具有较高沉积速率的特征,这为研究西太平洋区域古环境变化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材料.
会议
Polle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Core STD 235 retrieved from the northern SCS.The chronology suggested that it covers the record between 25.3 to 8 ka and presented detailed environmental change
会议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through field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s on an intertidal flat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China.Field experiments and observation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