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颈椎前路通道下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颈椎疾患的近期疗效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s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制颈椎前路通道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的可行性、临床手术技巧及近期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共对22例颈椎疾患患者施行自制管状通道下的颈椎前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及椎间隙减压融合术,融合术采用固定旁开槽管状通道,人工椎间盘置换术采用可扩张旁开槽通道.男性14例,女性10 例;年龄41-76岁,平均54.6岁;病程1-15个月;病变节段单间隙20例,双间隙1例,三间隙1例,其中颈椎外伤脱位1 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3例,脊髓型颈椎病18例,行通道下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2例,单节段颈前路通道下ACDF术18例,双节段通道下ACDF术1例,三节段通道下ACDF术1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 Ilizarov 外固定架治疗儿童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疗效.方法 2011 年 9月~2014 年11月应用改良 Ilizarov 外固定架微创治疗儿童先天性桡骨头脱位5例,年龄 3~14 岁,平均 9.6岁;在尺骨适宜部位以直径2.5 mm 螺纹半针固定 3 组半环形固定器,距尺骨鹰嘴 3~5 cm 处作尺骨横断截骨,术后1 周沿尺骨长轴行纵向延长,每日 1mm,分 6 次完成,骨
目的:对军事训练过程中女兵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探讨防治措施,为今后军事训练防护研究提供帮助.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及相关部队卫生机构就诊的106名女兵进行系统的回顾性调查分析.106名女兵的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1岁,发育正常,无暴力外伤史.均因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出现腹股沟区深部或大腿根部内侧疼痛,影响训练而就医.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式超声联合神经肌肉锻炼治疗训练伤所致膝前痛的疗效。方法:收治训练伤致膝前疼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不予以LIPU治疗,仅行常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和肌腱牵拉训练;B组(50例)在行常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和肌腱牵拉训练的基础上,予以LIPU治疗。采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Kujalar评分作为疗效判断标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作为一种新型引流技术,在骨科创伤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进展。方法:骨科创伤患者常伴有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通常无法一期闭合伤口,传统的开放式换药方式常因伤口大量渗液及伤口较深无法通畅引流,影响伤口愈合,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频繁换药易给患者带来痛苦。
目的:比较经单侧双椎弓根行PKP治疗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1日期间,我院行PKP治疗OVCFs 患者91例(91个椎体),其中行双侧椎弓根穿刺者59例(59个椎体),行单侧椎弓根穿刺者32例(32个椎体)。比较两组术前、出院时和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unilateral vs.bilateral kyphoplasty.Method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SinoMed,CNKI and abstracts published in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术中股骨止点位置变化对等距特性的影响.方法:取8具生前均无膝关节疾病的新鲜人体膝关节,左右膝各4具,平均年龄43.68±1.74岁,完好保留膝关节周围组织及韧带,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先用薄膜压力传感器SsensorA201测量出髌股内外侧的压力.利用膝关节在矢状面上的瞬时运动规律——髌骨围绕股骨形成
背景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其手术和预后目前仍有很多不理想之处,特别是术后的功能锻炼,如果术后功能锻炼不理想将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早期系统康复可以有效预防该并发症的出现。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康复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4 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运动医学科ACL重建术后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传统康复组和早期康
会议
目的 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给予适时的心理护理、入院时护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早期功能锻炼训练、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本组30例30髋,术后均在2—3天下床活动,无肺炎、压疮等发生。结果 本组30例患者中29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1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是引起机体防御和保护的生理机制。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可造成躯体和精神痛苦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此,术后疼痛的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我们对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同时术后及时应用镇痛剂或硬膜外镇痛泵,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