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老剂4050的合成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2014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_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采用RT与MIAK一步法加氢的工艺路线合成了防老剂4050,筛选了适合该反应的催化剂,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搅拌转速、原料配比等对产物中防老剂4050含量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其他文献
以二甲苯为溶剂,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高压溶液法制备了丙烯腈-聚丙烯接枝共聚物.采用FTIR, DSC, SEM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丙烯腈-聚丙烯接枝共聚物在聚丙烯中形成了新型的片状微相结构,并接枝共聚物的结晶度比聚丙烯的结晶度有较大提高.
针对聚烯烃催化剂在投料的过程中,由丁投入的原料和聚烯烃催化剂产品本身具有一定黏壁和结块的特性,造成投料不彻底或物料转移不净的现象,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滚桶机.通过把物料桶在投料前放在滚桶机上滚动一段时间,使桶中的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和均化,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物料粘壁给投料带来的不利影响.
采用在聚1-丁烯的本体聚合过程中向釜内加入成核剂,通过研究成核剂种类对聚合反应和聚合物结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釜内添加成核剂使催化剂活性下降,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造成一定影响;DSC测试结果表明加入成核剂TMB-5酰胺类、TMP-5磷酸酯盐和WBG-6后的聚合物的熔点及结晶度均提高,红外分析表明加入TMB-5酰胺类和TMP-5磷酸酯盐成核剂对加快聚丁烯-1晶型转变效果更佳.
采用微波灰化技术对聚丙烯试样进行了处理,制备聚丙烯试样水相测定溶液,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试样中的钛、锆、铬进行了测定.确定了微波灰化程序升温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并进行精密度和准确度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中的钛、锆、铬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均在97%~105%之间.
考察了凝固浴的负牵伸和纺丝压力、滤前压力的关系;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纤维强伸度仪研究了凝固牵伸对聚丙烯腈纤维的截面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凝固浴的负牵伸增加,纺丝压力和滤前压力升高;从截面形态和稳定纺丝方面考虑,凝固浴的负牵伸最好控制在0~-30%之间;另外,随凝固浴的负牵伸增加,聚丙烯腈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度和平均初始模量降低,平均断裂伸长率升高,3个力学性能参数的CV值均降低.
综述了国内外ABS树脂生产的主要工艺,包括乳液-本体法、本体法和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法,同时介绍了ABS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专用料发展,论述了国内外在乳液接枝-本体SAN掺混技术和连续本体技术的相关开发进展,最后总结了ABS合金的生产进展及ABS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
以磷酸三苯酯、聚磷酸铵、四苯基间苯二酚基二磷酸酯为磷酸类阻燃体系,氢氧化铝为无机阻燃剂组成复配阻燃剂,考察了复配阻燃剂对聚碳酸酯(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并以改性马来酸酐接枝ABS为相容剂,考察了相容剂对合金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配阻燃体系可显著提高PC/ABS合金的阻燃性能,当复配阻燃体系用量(用量均基于PC/ABS合金质量)14%(w)、Al(OH)3用量6%(w)时,氧指数可
采用自洽场理论方法研究了刚-柔嵌段共聚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纳米微观相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在柔性链体积分数为0.65时,Flory-Huggins相互作用(与温度成反比)和刚性嵌段的形状对刚-柔嵌段共聚物相行为的影响很大.随温度的降低,刚-柔嵌段共聚物发生从三维球状相向一维层状相的形态变化.随刚棒形状由粗短变为细长,刚-柔嵌段共聚物发生从层状相到六角柱状相再到冰球形球状相的形态变化.这些计算结果能与实验现
对国产稀土异戊橡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天然橡胶和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合成异戊橡胶中,国产稀土异戊橡胶的微观结构最为接近天然橡胶,其顺-1, 4结构含量最高,达98.6%(x),且全部以头-尾方式键接.国产稀土异戊橡胶的硫化速度较天然橡胶慢,与其他合成异戊橡胶相差不大,其物理机械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稍差于天然橡胶.
近年来为应对轮胎标签法的实施,世界各国对于生产节能轮胎用溶聚丁苯橡胶的需求迅速扩张.白炭黑填充溶聚丁苯橡胶复合体因其优秀的性能,已被广泛应用到高性能燃油效率轮胎领域.住友化学等公司目前已研制出链端改性和链中多点改性溶聚丁苯橡胶,使得白炭黑更好地分散在丁苯橡胶中,赋予轮胎更高的燃油效率.未来可通过更为完善的机械模型,预测复合体结构,获得理想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