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诱发电位评价慢性压迫性脊髓症神经功能的病理机制

来源 :2010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年会暨岭南骨科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c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压迫性脊髓症不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变化对应的病理学机制.方法 20只SD大鼠经后路手术、颈椎管内(C5~C6水平)植入吸水性聚氨酯胶片,该植入体在硬膜外逐渐吸水膨胀,形成对脊髓的慢性持续压迫.术前和造模后6个月检测SEP,并对慢性压迫脊髓行Micro-CT、组织学(HE染色)和组织化学(FLB染色)检测.结果 20只造模大鼠脊髓均出现侧后方明显压迫性形态学改变,Micro-CT显示脊髓灰质和白质扭曲变形.依据SEP变化分为Ⅰ(n=6)、Ⅱa(n=5)、Ⅱb(n=4)、Ⅲ(n=5)、Ⅳ(n=0)五类. SEP异常者脊髓后索髓鞘FLB染色显著减少(SEP异常:106±27 vs.SEP正常:121±8; p=0.036,<0.05),Micro-CT显示脊髓后索对比剂密度明显增加(SEP异常:95±5 vs.SEP正常:87±6;p=0.041,<0.05),后角内神经元也明显较少(SEP异常:21±8/mm2 vs.SEP正常:29±6/mm2; p>0.05).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多发性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化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3年1月到2010年1月70例经病理证实为骨嗜酸性肉芽肿的患儿,对其病变的发生部位、数目、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治疗方式、预后、病变缓解时间和化疗的时间与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32例单发,38例多发;其中8例化疗前于外院接受过手术治疗后复发;43例发生于四肢,27例发生于脊柱,6例发生不全瘫.全部患者均行V--P方案化疗,
会议
目的 评价一期后前路联合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慢性颈脊髓钳夹型损伤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自2005年3月~2009年3月,对23例慢性颈脊髓钳夹型损伤患者行一期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10例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侧块镙钉内同定加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13例采取后路颈椎板切除椎管扩大减压侧块镙钉内固定加前路椎间盘摘除或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
目的 探讨和评估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17例寰枢椎损伤患者施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结果 全组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 ~ 24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X线片、CT未见上颈椎失稳及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寰枢椎损伤,效果良好
目的 探讨多节段腰椎峡部裂的后路融合方式选择及操作要点.方法 自2002.7 ~2007.7期间,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椎弓峡部裂11例,6例为L4、L5双侧的峡部裂,4例为L3、L4双侧峡部裂,1例为L3-L5双侧峡部裂脱;Ⅰ度7个节段,Ⅱ度5个节段,Ⅲ度3个节段.根据融合方式分为:A组4例行后外侧融合,B组7例行椎间植骨融合.从临床疗效、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全部术后
Objective Autologous bone graft, the standard of bone grafting in achieving spinal fusion, is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limitations and complications.The use of bone marrow cells (BMCs) as a potential c
会议
研究背景 肘关节镜是近20年开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肘关节间隙狭窄且不规则,关节周围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密集,手术并发症相对较高,在国内并不普及.我院从1987年开展肘关节镜以来,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6例,取得满意效果,就其发病原因,关节镜治疗特点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2岁,最大46岁,平均31.4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6个月,平均2.3年.
目的 报道带血管骨移植进行儿童下肢骨肉瘤的延长截肢术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 股骨中上段或胫骨中上段骨肉瘤4例,应用带血管胫骨远段或胫骨近段,分别和胫骨或股骨截肢残端进行骨融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4.8个月,移植骨平均3月骨愈合,骨肉瘤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安装假肢后,不用扶拐,步态基本正常,患儿满意度高,MSTS患肢功能评分平均为91%.结论 对于在胫骨或股骨中上段的儿童骨肉瘤病例,应用带血管大
会议
目的 总结胫骨近端侵袭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假体置换手术,应用带血管蒂腓肠肌瓣转移重建髌腱的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胫骨近端肉瘤广泛切除后,应用带血管蒂腓肠肌瓣转移重建髌腱附着,长期随访及评估伸膝动力和并发症.结果 临床治疗69例,对45例生存患者平均随访68.6(24-128)个月,局部复发率8.7% (6/69),伸膝肌力平均4.2级(3.6~5.0),膝关节屈曲平均95°(75°~135°),伸膝平均
目的 通过建立自体BMSCs+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物植入猕猴2.5cm长桡神经缺损的模型,检测猕猴BMSCs促进长节段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15只3岁雄性猕猴(n=30),随机分为5组,每组6例:BMSCs-laden组; SCs-laden组; autograft组; non-cell-laden; negative control.抽吸约4ml猕猴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BMSCs.采
会议
周围神经沙漏样狭窄性损害临床少见,早期神经探查修复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报道桡神经沙漏样狭窄性损害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2岁,因左手伸指、伸拇不能21个月,伸腕无力11个月收住入院.患者本人为医生,2008年10月晨起出现左前臂疼痛,2日后出现左手伸指和伸拇功能障碍.曾在当地医院给予神经营养、中药等治疗无明显好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