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优化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制作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方法,在原有的经典制作方法即一次性给药的颈静脉插管术基础上进行多次尾静脉追加,从而得到更稳定的适合肾病综合征药理实验研究的模型。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6周龄,体重170~190g,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颈静脉给药组和追加给药组。每组10只大鼠。正常组:实施颈静脉插管,一次性匀速缓慢注入3m1生理盐水。颈静脉给药组:实施颈静脉插管
【机 构】
: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029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出 处】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2011年国际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优化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制作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的方法,在原有的经典制作方法即一次性给药的颈静脉插管术基础上进行多次尾静脉追加,从而得到更稳定的适合肾病综合征药理实验研究的模型。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6周龄,体重170~190g,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颈静脉给药组和追加给药组。每组10只大鼠。正常组:实施颈静脉插管,一次性匀速缓慢注入3m1生理盐水。颈静脉给药组:实施颈静脉插管,一次性匀速缓慢注入3m1 0.3%的PAN (50mg/kg)。尾静脉追加组:实施颈静脉插管,一次性匀速缓慢注入3m1 0.3%的PAN(50mg/kg),再于首次造模后第13, 16, 19天尾静脉追加注射1 ml 0.1%的PAN (5mg/kg)。结果:颈静脉给药组和追加给药组尿蛋白排泄量自PAN注射之日起第5~7天即明显增加,第10~14天达到高峰,但颈静脉给药组随后呈现下降趋势,20天时尿蛋白排出量接近正常水平。尾静脉追加组到实验结束时仍然保持稳定的变化水平,避免出现一过性的大量蛋白尿。结论:通过尾静脉追加给药方法诱发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具有蛋白尿变化稳定,生化指标变化显著,病理改变明确,实验周期短,节约成本等多个优点,更适用于临床和基础对肾病综合征的药理研究。
其他文献
疼痛是人体的一种本能生理反应,在一定程度内起到保护机体不受侵害的积极作用,当疼痛超出一定的阈值,则会对机体造成伤害。针刺治疗痛症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已为世界医学界所公认。但是,面对变化万千的疾病,如何稳定针灸镇痛疗效,保持针灸疗效的可重复性,仍是摆在临床针灸医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历代医家对针刺得气十分重视,认为得气是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在针灸过程中有非常重要意义,但近来也有部分医者认为针刺不得气也能获
通过介绍腕管综合征的中西医发病机制,探讨镭射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作用机制,镭射针灸作为腕管综合征的保守治疗及术后护理方案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
通过对近十年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述,探讨如何将传统针灸疗法更好地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呈多样化趋势,各种新疗法及综合疗法不断应用于临床,且均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方法多样化为我们开拓了临床治疗思路,但它也说明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缺乏较为统一的治疗规范及疗效评定标准。因此,科学的临床研究设计,规范
经皮激光汽化减压(PLDD)自产生以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PLDD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欠规范化。本文就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适应症的选择,定位与穿刺的准确性,激光汽化减压的方式,康复治疗的选择等方面的规范化问题发表了笔者的观点。
[目的]探讨躯体疗法治疗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术后残余痛患者10例,通过体表压揉触诊检测神经支配区的相关肌群,测出其以下肢痛为主患者的阔筋膜张肌,髂胫束和股外侧肌压痛阳性,对其进行相应肌肉及拮抗肌肉髋收肌、股内侧肌的骨膜压揉,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并指导其行反侧弓步,髋外展,髋内收等训练。对于同时伴有腰部疼痛患者,确定其竖脊肌,腰大肌,腰方肌也存在明显的疼痛激发点,故对其
目的:探讨CKD中晚期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0年4月~2010年12月我院肾脏科病房、腹透中心、血透中心中的CKD非透析、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患者共130例,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检查,依据Agaston评分测定冠状动脉钙化分数,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检查指标,分析冠状动脉钙化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有56例非透析,43例腹透和31例血透患者入选。
目的:推行MHD患者主诊医师负责制的做法,使每个MHD患者都有其固定的主诊医师长期全面负责治疗,以提高每位MHD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观察对象为2010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科因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79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4.8岁,平均透析时间33.8月。记录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前后尿素下降率(URR)、尿素指数(KTN),血红蛋白(Hb)、高血
目的:进行信息化管理技术对糖尿病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方法: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为DM患者的系统化、强化管理提供了便利的技术平台,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为每一位就诊患者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制定个体化的教育和诊疗计划;另外,通过提醒设置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不仅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它作为强大的数据贮存、管理和检索统计平台,使研究者可以快速找到数据的规律,启发研究思路。结果:
目的:在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相结合,运用现代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现代信息化技术、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和多糖等研究方法等,制定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糖尿病肾病(D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建立糖尿病肾病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平台。方法:将19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西医基础治疗组和西医基础治疗加安慰剂组,观察搪肾方对DN患者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研究抗纤灵治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理。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中12只行UUO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UUOG)和抗纤灵组(KXLG),另外6只为假手术组。UUO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抗纤灵组给予抗纤灵灌胃。所有大鼠均在14天处死留取左肾组织。运用定制芯片检测基因变化结果。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TGF-β1、smad2、smad3基因显著上调,和假手术组比较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