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散黑穗病的药剂防治

来源 :第二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i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就小麦散黑穗病的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田间试验表明,小麦播种前用RPA400727 25FS、2%立克秀湿拌种剂、种衣剂17号、熹龙种子保生素、15.1%克立福种衣剂、20%多福种衣剂、15%三唑醇固体种衣剂等进行拌种或种子包衣,对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具有很好的效果,防效优于20%三唑酮乳油、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其他文献
吉杂97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352A为母本,以恢复系133-6-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为A3胞质,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淀粉含量高(总淀粉含量75.37%),抗旱性强,抗叶病,抗倒伏,抗丝黑穗病,活秆成熟,是春播早熟区重点推广的优良品种。
随着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品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小杂粮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风味和特殊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今后几年内,小杂粮作物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据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的小杂粮消费量越来越大。因此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时,根据辽西地区地域特点有针对性地大力发展杂粮,使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本文阐述了小杂粮营养保健作用、利用价值、出口状况、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建议与对策,对促进辽宁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使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具有一定意义。
本文主要阐述了核辐射技术在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用掖单13(感病品种)和中玉4号(耐病品种)分别在大丰和射阳两地进行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用包衣剂+两次杀虫剂+两次病毒必克这一化防组合处理效果较好,如与中玉4号等耐病品种结合使用防效已能达到85%左右,是防治玉米粗缩病较理想的化防策略.本项研究表明,玉米粗缩病的防治除用调整播期这一方法外,耐病品种+化学防治也不失为简便可行的措施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陆续扩大,生理性病害发生日趋加重,病株率一般为15%~30%,重者高达80%以上,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在东阿和茌平等地调查发现,这类病害主要是因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形成的非传染性病害.在冬春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脐腐病、果实着色不良,小叶、果实大小不均等症状,其中发生较普遍带来严重损失的是畸形果、脐腐病和筋腐病.本文将鲁西地区1999年这些病害发生现状、
本文就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试验,经试验证明,50%消菌灵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玉米粗缩病有一定的效果,在玉米3.5叶期和5叶期用药2次防效可达到40%以上,如与杀虫剂结合使用可基本达到防治粗缩病的目的.
BF-1是一种真菌的代谢产物,它是一种无毒无公害的肥、药兼用的生物制剂,经检测表明其中富含植物生长调节剂、多糖、氨基酸等多种物质,在生产上已经广泛应用于蔬菜、大豆、烟草等作物,具有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为了探讨该药剂在大田作物上的应用前景,本文测定了BF-1对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离体生物活性.
小麦是主要的春粮作物之一.在小麦上发生的主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及突发性锈病等,其流行与否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由于长期采用苯并咪唑类药剂防治,病害已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药效明显下降.为了有效地控制小麦病害,提高药剂防治效果,本文对40%星光WP防治小麦病害药效试验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试验结果.
本文通过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抗药治理的研究,初步提出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从中国小麦区域干旱少雨、品种更换较快、病菌抗性监测系统资料和三唑酮田间防治药效水平等综合分析,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呈阶梯性缓慢发展,符合受多基因控制的特点.应当说,在综合治理措施下病菌的抗药性能够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