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线地震在深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来源 :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某矿区煤层埋藏深度较大,一般埋藏深度在1000 m左右,地层倾角较小。因此,弯线方法可采用中间放炮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化仪器的多接收道数来进行采集工作。由于目的层埋藏深度大,激发炮点的能量就不能太小,否则无法得到良好的地震反射记录。 激发条件的好坏依然是地震勘探成败的关键。在工区内,根据不同地段的激发条件,从经济技术合理性出发,选择最佳的激发层位和激发药量,以得到目的层反射波为标准,确保野外原始资料的品质。根据工区内不同地段的地表条件,可将区内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1)有潜水位的地区在此类地区,要求地震成孔深度在潜水位以下3m,药量2 kg即可。这样,即可避免虚. 反射对资料的影响,又可以保证良好的激发层位和激发能量。此类地区资料品质一般较好。 (2)薄黄土区在薄黄土区,受成孔条件的限制,确定的激发层位为基岩面激发,药量一般取2.5 kg。 (3)厚黄土区厚黄土区,成孔深度一般难以到达基岩面,一般采用深单孔或组合孔进行激发,激发层位选择硬层,药量一般要足够大,否则激发能量太小,无法得到有效反射波。 (4)基岩区 基岩区,成孔深度一般要达到基岩内2m甚至更深,由于基岩内,激发条件好,药量一般不用太大。 根据以上所述不同的地段采区不同的激发参数,得到了质量优良的地震剖面,为下一步的资料解释提供了翔实可信的资料。
其他文献
新集一矿井田共发育可采煤层11层,目前主要开采13-1、11-2、8、6-1等少数主采煤层,现生产范围内薄至中薄煤层受多方面的因素限制未能开采.通过对9煤开采,探索重复采动影响区内中薄煤层开采的办法,可以达到充分回收煤炭资源、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研究表明,1509采区9煤底部中厚煤层(8、6-1煤)开采后,9煤在原有构造基础上叠加采动影响,虽有破坏变形,但整体结构稳定,对其进行开采是可行的。
通过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上山煤柱回收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切实可行的回收技术,应用此技术可提高矿井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对Ⅰ4采区下部地质情况摸底调查,同时将岩浆侵蚀区的煤炭储量按照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合目前市场经济情况,依次划分了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类(2M22)和
在对鹤岗矿区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基础上,通过钻孔数据的二次开发,进行构造要素的数理统计分析和构造空间展布规律的趋势面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鹤岗矿区构造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鹤岗矿区正断层走向以NE、NNE、NW、NNW向和近SN向为主,逆断层主要以NE、NNE、NW向为主;矿区正断层倾角为50°~60°,逆断层倾角在20°~50°;正、逆断层落差与延展长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断裂密度等值线整体走向与断裂
分维值是用来定量描述自相拟性的参数,能够定量地评价煤层断裂网络复杂程度.用分维来描述断裂构造的复杂程度,对煤矿的开采条件评价和顶板管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分维值对淮北刘店煤矿10煤层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断裂构造具有自相似性,比较直观地反映了10煤层断裂构造的复杂程度.用断裂分维值对矿区断裂复杂程度进行评价,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断裂分布的复杂程度和差异等综合变化信息。通过与生产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传统方法一直存在着计算量大、预测结果误差大的缺点,本文以新集三矿为例,采用灰色理论来建立预测模型,接着针对涌水量数据单调性发生改变时预测结果误差较大的特点,采用了改进的灰色理论对结果进行修正和重新分组预测两种方法进行再预测.结果表明,修正后预测值的精度比传统的灰色理论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优势并不明显,重新分组后的预测精度明显优于其余的两种方法.
潘三矿井田内含水层主要有新生界孔隙含水组、煤系砂岩裂隙含水组和灰岩岩溶裂隙含水组三部分组成.第四系下部含水层直接覆盖在煤系地层之上,且含水较丰富,是矿井的间接充水因素.本文以淮南潘三矿西翼为例,分析了其松散层底部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为确保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撑,为矿井开拓和工作面回采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技术保障.
就如何确定导水断层附近的防水煤(岩)柱宽度是困扰煤炭开采的问题,以皖北矿业集团钱营孜矿3213工作面为例,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来确定其断层防水煤(岩)柱的安全宽度,从而为矿井节约了可采储量,延长了服务年限,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集二矿1305工作面为推覆体寒武地层下开采,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寒武灰岩水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回来过程中突水的可能性很大.本文通过对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安全合理的水害防治措施.该工作面的成功开采,为相似条件下工作面安全开采防治水工作积累了经验.工作面回采前,施工专用泄水巷,修筑专用的水沟,防止工作面突水淹没机巷机械、电气设备;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必须建立完善可靠的排水系统。回
根据从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典型处理流程入手,结合山西某矿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对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叠后去噪、叠后偏移以及振幅均衡等模块应用前后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取了叠加剖面与偏移剖面的频谱特征和子波剖面,并进行了理论剖析.分析认为:过强的去噪手段可能会抹杀构造的存在,振幅均衡模块在"三高"处理中应该禁用,建议今后在注重处理流程模块搭配的同时,还要围绕处理目标的需求,认真做好一些关键模块的选用
地震属性提取及优化分析技术、小波分析、波阻抗反演技术的进步,为精细解释沿层横向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趋势提供了技术支撑;以地震数据为基础,结合其他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地质分析可以作为检测煤岩层横向连续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应用实例证明,在准确标定的基础上,属性分析技术可以划分构造、检测断层、预测岩性,甚至检测地层内部流体运动特征;小波变换可以实现对子波时频局部化分析,成为提高地震信号分辨率的重要手段;波阻抗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