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丸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渴丸是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原研创制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在我国口服糖尿病中成药(含中西结合药物)市场销售额中排名第一.本项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消渴丸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并开展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新技术应用,为消渴丸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并介绍了消渴丸的市场应用推广和效益价值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与临床试验研究,探讨玉屏风散防治流感及治未病的作用机理.方法:从玉屏风散治未病的渊源、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论述.结论: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学术理论,体现了未病先防的学术思想.玉屏风散具有益气扶正固表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正气抵抗疾病,并提高易感人群自身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病毒能力.对防治流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的:评价双香草喷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要求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双香草喷剂组、利巴韦林组和常规治疗组,进行相应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水平相似的情况下,双香草喷剂组在咽痛减轻起效时间、咽痛缓解时间、上呼吸道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
目的:评价益气清瘟解毒颗粒剂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临床收集的123例表寒里热型流行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口服益气清瘟解毒颗粒剂,西药对照组服用抗病毒药治疗.结果:益气清瘟解毒颗粒剂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改善流感患者的症状积分显著优于西药抗病毒药物,其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主要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且具有抑制免疫炎性损伤的趋
目的:验证清肺消炎丸治疗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观察流行性感冒(热毒袭肺证)患者109例,其中试验组56例,对照组53例.试验组予清肺消炎丸及奥司他韦胶囊模拟剂;对照组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及清肺消炎丸模拟剂.试验期间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及主要流感样症状记录,同时进行血、尿、便常规,生化、心电图检查及不良反应观察,以评价清肺消炎丸的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名老中医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经验及共识.方法:制定甲型H1N1流感调查问卷对名老中医及专家进行采访,对采访结果采用聚类分析方法 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在SPSS18.0统计软件上进行.结果:名老中医对甲型H1N1流感诊、防、治方面存在一定的共识,对甲型H1N1流感共识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论:数据挖掘作为现代大数据时代普遍采用一种技术,可应用于海量医学数据的分析,对诸
目的:评价999感冒灵颗粒对小鼠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小鼠按体重等级随机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达菲对照组、感冒灵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将小鼠用乙醚轻度麻醉,以15个LD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FM1和PR8株),每只35川。感染当天开始按0.2m1/1Og体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4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在同等条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属于中医急性外感热病的范畴,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临床上可参照时行感冒辨治.益气清瘟解毒免煎颗粒剂是我院治疗流感的效方.1998年北京地区流感大流行时,用该类效方防治流感17万人次,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学效益.随后经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该方退热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流感患者的症状,显著降低流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流感病人血清中TNF-α的
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收治的四川省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病例,院内立即启动了中医应急机制,中医研究室专家带领成员迅速介入诊治,经过中西医综合治疗近1月,患者痊愈出院.
本项目主要科技内容是针对传统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及临床应用关键技术问题,以著名传统中药复方-大川芎方为研究对象,以基于成分谱和人血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切入点,依次从物质基础、配伍、药效学、有效部位筛选、作用机制等层次,发掘传统中药复方的科学内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基础;并通过以现代提取精制技术为主体的工艺优化、以指纹图谱技术为主体的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研发出以大川芎方为处方的天舒系列制剂,
本项目属于中医药领域的基础研究,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于一体;研究成果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成果围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切入药性构成及表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展开多学科逐层系统分析,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药性认知的新模式,诠释药性构成的化学要素、机体状态要素及生物学效应要素的关联关系,阐明辛热药药性的科学内涵,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