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功能位CT的3D 图像体积融合技术的AIS脊柱 运动特点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在模拟冠状面矫形过程中6DOF耦合运动特点,探讨冠状位畸形矫正与矢状位形态改变、椎体轴向旋转运动之间的联动机制.[方法]从2014年8月-2016年2月收集我科诊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10例,男性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3.5岁(10-17岁),平卧位下CT测量,平均胸弯Cobb角53.3°.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和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两种重建术式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方法:在2008年1月年至2011年6月之间,共有48例四节段CSM患者在我院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或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手术。根据减压后重建方法不同将本组病例分为两组,A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47-76岁),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Background aims: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 have recently been shown to hold great therapeutic potent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spinal cord injury (SCI). However, the number of
目的:①建立制备在结构和成分上双重仿生的PLGA/纳米ACECM取向复合支架的方法;②探讨PLGA/纳米ACECM取向复合支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及取向性生长的能力;③评价PLGA/纳米ACECM取向复合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学特性;④研究PLGA/纳米ACECM取向复合支架加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膝关节全程软骨缺损的效果。
目的:颈后路减压通常是治疗多节段或严重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手术方法。目前,颈后路减压术式主要包括椎板成形术、椎扳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和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3种。研究表明,椎板成形和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颈椎后凸增加和骨化物进展的发生率均较高,严重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3种不同颈后路手术方式对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骨化物进展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打印成型技术制备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可行性,并对该方法辅助置钉的准确性进行评估。方法:(1)选取8具成人尸体的正常胸腰椎标本,将多组电极片随机黏贴于背部手术区域,行CT扫描后将原始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胸腰椎行选择性重建带体表结构的三维模型,根据背部皮肤轮廓和电极片凸起设计与之互补的反向模板单独重建目标椎体的三维模型,于拟手术节段模拟置入椎弓根螺钉(设定最佳置
目的 探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椎体成形术后术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10年04月~2014年06月,对36例胸腰椎椎体成形术后术椎结核的患者行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男9例,女27例;年龄62~85岁,平均72岁,术前考虑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后6个月~24个月疼痛逐渐加重,门诊脊柱 MRI考虑术椎结核可能。其中胸椎结核(T8~10)17例,胸腰椎结核(T11
目的:髋臼孟唇桶柄样损伤是髋臼孟唇损伤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撕裂,临床少见,多见于外伤后,可合并有髋臼后壁的骨性损伤。随着髋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已能对很多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重点总结髋臼孟唇桶柄样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探讨关节镜治疗髋关节髋臼孟唇桶柄样损伤的效果及病例报道。
目的 分析和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后Cage植骨不融合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从2010年09月~ 2014年03月因腰椎不稳症而在我院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病例 1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男61例,女103例.年龄45~77岁,平均65.5岁,术前均诊断为腰椎滑脱或失稳症,有明显的腰腿痛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
目的:比较观察研究后路颈椎管扩大成形钛板固定术与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9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2组,其中观察组为钛板固定组25例,对照组为丝线悬挂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症状改善情况JOA评分,末次随访术后椎板开门角度,脊髓后移距离,术后测量颈椎曲度的改变,以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以及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
[目的]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生理载荷下腰椎各节段6DOF在体运动特点,并与正常人腰椎运动学特点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我科诊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lenke1型患者1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CT连续扫描,将原始数据导入到Mimics10.01软件,建立腰椎三维模型,并保存成stl格式,再导入到Rhinoceros软件中建立坐标系.最后将腰椎模型与双荧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