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电极加工变形组织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51场——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钍钨电极、单元稀土钨电极和多元稀土钨电极的三个典型状态(再结晶退火态、202旋锻、成品)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探讨钨电极在加工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三种电极显微组织均随加工程度的增加逐步纤维化,,但第二相的行为却各有特点。钍钨电极第二相颗粒细小,变形能力较差;单元稀土钨电极的第二相颗粒略大,变形能力较强;多元稀土钨电极第二相颗粒最大,变形能力差。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钍钨电极和单元稀土钨电极的加工性能优于多元稀土钨电极,第二相尺寸大小和变形能力对钨电极的加工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在相同冲击能量下,不同的冲击动量和冲击速度时316L不锈钢粉末的致密化规律,结合显微组织分析手段对其致密化行为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当冲击能量较小、致密度较低的情况下,致密化行为主要以颗粒重排和填充孔隙为主,高冲击速度、低冲击动量能获得更高的密度;当冲击能量较大、致密度较高的情况下,致密化行为主要以颗粒破碎和颗粒塑性变形为主,低冲击速度、高冲击动量能获得更高的密度。
采用易切削铁粉,或在混粉时加入机加工助剂制备化学成分为FC0205的烧结钢,成形密度6.8g/cm3,烧结后通过钻削的方法评价材料机加工性能。研究结果显示:不含机加工助剂的FC0205烧结钢,一根全新钻头失效前仅能钻23个孔;雾化前加入MnS的材料,与混粉时加入MnS的材料(38个孔)相比,切削性能改善更为显著,可钻孔数为625个。BN、切削助剂A、切削助剂B均可大幅度提高烧结钢的机加工性能,但是
通过在LAP100.29A2合金粉(Fe-0.8Ni-0.5Mo-0.2Mn)中添加细小(6.5μm)Fe-Cr合金粉末,研究不同Cr含量对压坯密度、烧结合金硬度及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AP100.29A2合金粉中添加Fe-Cr合金粉时,Cr含量对混合粉末整体的流动性和压制性影响不大,但较少含量Cr元素会促进烧结致密化;混合粉中Cr元素含量越高,烧结试样的硬度越高;当Cr含量不超过1.5%时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挤压致密方法制备了5wt%WC-2wt%Al2O3/Cu和10wt%WC-2wt%Al2O3/Cu复合材料,测定了所制备材料的致密度、力学性能(硬度和拉伸性能)、热学性能(热膨胀系数和导热系数)、电导率和软化温度等,分析了增强体WC含量不同对WC-Al2O3/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与现用电阻焊电极材料Cu-Cr-Zr合金的主要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制备的WC-Al2O3/C
本文以水雾化纯铁粉为母粉,LAP100.29A2 (Fe-0.8Ni-0.5Mo-0.2Mn)合金粉为中间粉末,研究了不同的Cr-Fe合金粉末与母粉扩散温度对烧结样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处理结使得Cr-Fe粉末均匀扩散粘结到铁粉表面,使得Cr元素在以后的烧结中更容易扩散,从而提升烧结试样的性能。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在820℃之前随着扩散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在820℃后密度有所下降,硬度基本保
以Fe-0.5%Mo预合金钢粉为基础粉末,加入1.5%Cu和0.6%石墨,并添加不同含量的Cr元素,在600MPa压力下模压后于1180℃烧结60min,测定了烧结合金的硬度和拉伸性能,并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和拉伸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密度随Cr含量的增加而降低。Cr含量的增加可使烧结合金的组织中出现贝氏体和马氏体等高强相,因此随Cr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增加,强度先增加后降低。Cr含量为
钢铁粉末作为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制造最基础的原材料,其生产销售量和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粉末冶金工业的发展水平。在这一行业中,北美、欧洲和日本一直是世界钢铁粉末生产和应用领域的领先者。但2004年特别是2007年以来,受汽车产业发展后继乏力以及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多重影响,上述区域的钢铁粉末产销量呈下降趋势,到2009年达到谷底,2010年开始反弹,2011年延续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但
以废钨制备的钨酸钠为原料,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二次资源钨,探究二次资源钨及钨化合物与原矿的结构性能差异,并利用梯度热处理工艺进行二次资源钨结构修复。使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获得了二次资源WC-10Co硬质合金,密度达到12.913,显微硬度HV21089,不低于原矿WC-10Co应用性能。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成分满足TZM钼合金要求,并通过特殊的锻造工艺,制备出低氧含量、三向力学性能均匀的满足核聚变装置用要求的第一壁材料,并对其金相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
本论文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含硫高速钢样品,采用销盘高温摩擦试验机研究了该样品与自对偶配副材料摩擦时的高温摩擦性能,通过SEM和EDS检测了摩擦面,并分析了其中的摩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因数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在400℃和700℃时,摩擦因数整体曲线走向平稳;在400℃左右时,由于材料中硫化物的软化会使得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400℃以上材料摩擦因数的降低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