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的疗效观察

来源 :第三届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颈椎间盘退变程度的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腹针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2月在我院采用腹针的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其中57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患者磁共振按照颈椎间盘的pffirrman分级与治疗前后、随访时的VAS、麻木评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腹针治疗前后VAS与麻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间盘退变分级不同的患者在随访时的VAS及麻木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腹针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但与颈椎间盘退变的程度无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针结合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INS)水平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腹针结合中药治疗组),B组(中药治疗组),C组(西药治疗组),3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胰岛素(INS)水平.结果:在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INS)水平方面三组治疗均是有效的(均为P<0.05),同时表明A组治疗疗效优于B组、C组(P<0.0
腹针疗法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辨证论治起到关键的作用.为保证腹针疗法临床疗效的可靠性,笔者总结了4个辨证施治的要点:1.辨清病机,明确诊断2.认识穴性,正确处方3.手法娴熟,补泻得当4.辨证精准,选穴中綮.腹针疗法易学而难精,要想使腹针疗法精益求精,就要在理论与临床上双管齐下,功到自然成.
以腹部针法相关的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探索名中医薄智云所研发腹针的治病原理并从神阙布气说论腹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机理,探求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优势及其疗效。于常规治疗外提供另一个思路。
商曲治疗面部痤疮临床疗效明确,笔者从经典经络理论、全息理论、八廓理讨论商曲治疗痤疮治疗作用。三种理论可相互补充,互相借鉴,并灵活结合其他穴位,从整体治疗着眼于痤疮的治疗。
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经过20多年的临床研究创建的一种通过针刺腹部穴位以调节先天、后天经络,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新型微针体系。其理论基础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神阙穴在腹针疗法体系中有着其他穴位无法比拟的重要地位,但自古以来神阙穴便是传统禁针穴位之一,故腹针疗法中常用悬灸神阙穴以加强腹针针刺疗效,除此以外并未对神阙穴作更多的临床运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通过针刺脐旁的肓俞穴以取代针刺神阙穴可发挥神阙穴
目的:探讨实效研究(CER)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应用于腹针临床疗效优化研究的策略和方法。方法:围绕CER的相关概念、应用特点与优势展开论述,探讨CER应用于腹针临床疗效优化的具体思路与方法。结果:CER设计以患者为中心,强调在真实医疗环境中评价综合疗效,而非RCT强调的单纯效力,其研究策略涉及4个类别和3个主题,涵盖临床证据的获取、存储管理、比较和应用,对综合比较各类型针灸疗法的优势与特征具有实际应
目的:探索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时效性问题.方法:将150个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简单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腹针治疗;以证候疗效判定标准、VAS、HSS为评价标准.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有效P<0.01,且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月后,实验组疗效较治疗后减弱,但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月后,实验组
对薄智云教授创立的腹针疗法从基础的经络理论进行阐述,围绕如何取得腹针疗效做了四方面的论述。结论为腹针疗法是近些年涌现的众多针法中具有较深厚针灸理论基础的针法。
目的:比较针刺腹四关等穴位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此两种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传统疗法门诊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针刺治疗组及药物对照组各30例.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组( 44.76±3.28)分,对照组(45.18±2.97)分.治疗组给予针刺腹四关结合局部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疗程4周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的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以及疗效与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腹针标准处方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为一疗程.分别在腹针治疗前、第1次、第5次腹针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颈性症状与功能评价,同时行双侧椎动脉彩超检查.结果:第1次治疗后,除头痛外颈性眩晕的症状与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其余各项改善均有统计学意(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