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组群尺度下生态空间划分方法研究--以安池铜地区为例

来源 :2016年第十一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快速但不健康的城镇化进程,城乡生态安全受到冲击。通过编制非建设用地规划,实现有效的生态用地空间管治来保护生态用地成为城乡规划学界卓有成效的探索成果。本文以城市组群为研究尺度,力图回答在区域层面如何界定和划分生态空间;提出城市组群的生态空间的组成要素,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调。提出以市辖区、县、县级市为评价单元,以生态敏感性分析为基础,以生态承载力分析、建设用地发展潜力评价、政策偏向评价为影响因子进行初步划分,突出综合性和生态主导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表现出一系列"新现象",核心表现为城镇化速度、形式和价值取向方面的变化,城市边缘区也表现出了新的特征,即空间扩张进退并存、
  当前,随着城市规划的与时俱进,生态城市规划已成为一种有力的,高效的城市规划方法,然而生态城市的量化一直是个问题,在城市生态好坏的评价方面也缺乏根据,山地城市由于其自身的
  随着新型城镇化主要任务的转变,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状况的评价也应该随之发展进化.本文选取2006年~2012年江汉平原各县市区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四个标准指标数据,基于ArcGI
  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城乡统筹提供新的契机,带来了城乡统筹规划理念与思路的转变,同时也对城乡统筹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关系分析
  城市公园除了具有休闲游憩功能外,对于城市整体环境的调节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环境品质格外受到重视。本文针对哈尔滨城市公园的微气候环境以及热舒适进行了实地调研。在
  本文针对寒地小城镇的特殊气候条件,居民农闲时间长等特点,以黑龙江省小城镇休闲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于黑龙江省小城镇休闲空间建
会议
  城市增长作为全球发展的主题,尤其是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我国城镇,用地空间拓展成为过去几十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本研究基于遥感影像测算了我国典型城镇密集区——长
会议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早期萌芽的生态理念就存在于中国的古歌谣当中。如今,在跨入21世纪的中国,生态理念进入了高速发展并不断成熟完善的阶段。"三生融合"就是这个时代的产
  哈尔滨是松花江流域重要城市,其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具有寒地滨水城市的共同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鲜明特色。本文从哈尔滨的城水结构、滨水生态及水系绿楔三个层面入手,研究水域
  色彩作为表征城市特色与品质的要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象征作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不同时期留下的色彩物化实体在城市空间中逐渐变得混杂,色彩同质化与破碎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