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MRA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t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MRA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导磁共振对347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MRA检查,结果:血管正常123例,脑血管硬化115例,脑血管栓塞78例,动静脉畸形20例,动脉瘤11例.结论:磁共振MRA成像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手段,能够为脑血管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4-2015年笔者统计所在医院347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MRA检查,男性177例,女性170例,年龄9-88岁,平均48.5岁.结果:脑血管硬化115例,脑血管栓塞78例,动静脉畸形20例,动脉瘤11例,经DSA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1.2 仪器设备: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取头先进,仰卧位,头颈联合线圈,使用3D-TOF-MRA扫描序列,扫描参数为:TR 30ms;TE 6.6 ms,层厚 1mm,层间距0.5mm,视野360mm*360mm,矩阵256*196.1.3,图像后处理,经过减影,MRP,MPR,VR等技术进行观察结合原始图像对病变血管进行诊断.结果:采用超导磁共振对347例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MRA检查,其中血管正常123例,脑血管硬化115例,脑血管栓塞78例,动静脉畸形20例,动脉瘤11例.动脉瘤多分布于血管分叉处,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表现有异常畸形血管,并可见索条状或蚯蚓状血管,脑动脉硬化变现为大血管分支减少,管壁欠光滑,脑血管正常变现为血管走形自然,管壁光滑,无异常增粗或狭窄.结论:磁共振MRA成像是一种简单,无创的血管检查手段,无需注入对比剂就能很清楚的显示脑血管的情况.DSA是血管检查的金标准,可是价格昂贵,是有创性的检查,可能发生造影剂过敏的情况,MRA依赖于TOF和PC效应,不依赖流空效应,不受血流方向的影响,能清晰的显示血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23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44例,女93例;平均年龄44.8岁,均存在明显腰腿痛,并经CT及MRI检查证实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局麻及影像学监视下行靶向穿刺,逐级扩张,切除部分上关节突腹侧缘,安放工作通道,经皮椎间孔镜下完成髓核摘除术.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治疗组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对比恢复顺利患者与发生关节粘连患者的的康复进程,总结术后关节粘连易患人群特点,为该类患者的早期判断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通过跟踪术后2周、4周、6周时关节主动活动度(伸直→屈曲)、被动屈曲膝关节时疼痛评分、髌骨最大活动度(被动),将患者分为及格组,不及格组,总结不及格组患者康复特点。
目的:报道经胸三角肌入路,切开复位加软组织修复及髂骨植骨重建骨缺损,治疗肩关节后脱位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例肩关节后脱位的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0~57岁,平均35.7岁.
目的 了解骶骨肿瘤住院患者家属照护者对压疮的认知现状,探讨其压疮认知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住院的12例骶骨肿瘤患者家属(均为其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进行整理分析资料。
目的: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发展至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往往出现肢体末端麻木、疼痛等临床表现,严重者不得不进行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传统的保守治疗疗效有限。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减压手术的适应证。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在不同时间延迟修复情况下,电刺激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并确定周围神经损伤延迟修复后电刺激的有效时期。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延迟修复模型,分别在神经横断性损伤后 1 天、1 周、1 个月及 2 个月后行神经断端生物可吸收套管套接缝合。上述每个时间点的动物一半在神经修复后给予神经电刺激,另一半作为对照组不给予神经电刺激。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小儿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常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包括病房环境的预见性准备、创造无烟病房、合理使用烤灯、卧床期间的护理、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预防并及时消除诱发因素、夜间护理、正确应用药物。
会议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1-01至2013-12 在我科收治的腰骶椎结核患者 67 例.其中男 32 例,女 35 例,年龄 32-67岁,平均年龄 47.5岁.67 例患者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脊髓损伤分级标准:C 级 19 例,D 级 32 例,E 级 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ensitivity of PET/CT on the diagnosis of GCTB on the basis of 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max).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diagnosis of GCTB
目的:比较分析在胸椎结核经肋横突入路手术中,捆绑式多折段肋骨植骨和髂骨植骨两种不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34例胸椎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肋横突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坏死组织后,分别予以髂骨植骨(17 例)A组、捆绑式肋骨植骨(17例)B组两种不同植骨方式,对两组患者手术中植骨所需时间,手术中失血量,手术后Cobb 角纠正状况,末次随访后Cobb 角丢失情况,手术后植骨融合时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