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HPLC-ESI-HRMS代谢组学分析五酯片及其活性成分的代谢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五味子制剂五酯片及其活性成分在小鼠体内外的代谢途径及代谢物,进而揭示五酯片的体内外代谢特征。方法:采用UHPLC-ESI-HRMS检测C57BL/6小鼠灌胃口服五酯片(700 mg/kg)后收集的血样(2h)和尿样(24h),同时检测五酯片活性单体(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分别在小鼠体外肝微粒体孵育的样本。结合代谢组学及相应的代谢物鉴定软件,根据代谢物与原药的精确分子量及二级质谱的碎片特征、保留时间等,对代谢物进行寻找和结构鉴定,并根据体外代谢实验总结的代谢规律,研究五酯片及其活性成分在小鼠体内的代谢物及代谢途径。结果:研究鉴定了五酯片活性成分在体内的33个代谢物,体外的34个代谢物,其中6个代谢物为新发现代谢物,其主要代谢途径包括脱甲基反应、羟基化反应、脱氢反应、环氧化反应等。结论:五酯片及其活性成分在小鼠体内外代谢广泛,代谢途径主要是脱甲基、羟基化反应。该研究为五酯片及五味子活性成分的药效学/药动学及代谢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单次口服两种叶黄素微粒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并判定两种制剂是否生物等效,为试验制剂的质量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交叉给药,分别单次空腹口服叶黄素微粒的试验制剂(ZMC,Lutein Beadlet 5% TAB-S,20130608)或参比制剂(DSM,Lutein 5% CWS/S-TG,UT13020011)20 mg(以叶黄素计),两次给药的中间
背景:阴沟肠杆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易致免疫低下者感染。多粘菌素是对抗MDR和XDR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后防线,尽管细菌对多粘菌素的耐药率很低,但近年也有阴沟肠杆菌对多粘菌素耐药的零散报道,值得关注。我们从临床感染患者分离到一株阴沟肠杆菌WCH121623,体外药敏对多粘菌素高度耐药,其耐药机制如何,值得积极探索。目的:初步探索阴沟肠杆菌WCH121623对多粘菌素耐药的相关机制,将为应对可能日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AB)临床株对舒巴坦的耐药现状;探讨耐舒巴坦AB耐药表型与TEM-1基因的关系及PBPs在舒巴坦耐药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探讨外排泵与舒巴坦耐药性相关否;构建舒巴坦敏感株插入突变文库,探索AB对舒巴坦其他可能耐药机制。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舒巴坦对临床分离225株非重复MDR-AB的MIC值;PCR扩增TEM基因,测序明确TEM基因亚型,分析舒巴坦耐药表型与TEM-1编码基因
目的:迄今已有51种不动杆菌亚种被命名并报道。其中,醋酸钙不动杆菌(基因1型)、鲍曼不动杆菌(基因2型)、不动杆菌pittii(即基因3型)及院内不动杆菌(基因13TU型)生物表型相似,常规临床微生物检验难以区分,故称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本研究探讨我院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的菌种构成,了解鲍曼/醋酸钙不动杆菌复合体各菌种在四川地区的分布情况,明确基因3型不动杆菌在临床分离出的鲍曼/不动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卡泊芬净浓度方法.方法:以卡马西平为内标,用蛋白沉淀前处理方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 2.1 mm,1.7 μm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35∶65),流速为0.3 mL·min-1,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分析,并考察专属性、标准曲线与定量下限、精密度与回收率
目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考察五酯片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研究五酯片是否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减轻氧化损伤而抵抗酒精性肝损伤。方法:雄性C57BL/6小鼠给予11天酒精液体饲料加一次大剂量酒精灌胃,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前5天用五酯片干预。第11天收集小鼠血液和肝脏样本进行生化和组化检测,并检测肝脏中CYP2E1以及NRF2-ARE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酒精摄入导致
A rapid,selective and sensi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ssay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ambroxol and salbutamol in human plasma using citalopram hyd
目的:p53是否对胆汁酸代谢和转运过程存在调控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考察p53对胆汁酸代谢与转运相关基因的影响,并考察p53对胆酸(CA)所致胆汁淤积是否有抵抗作用。方法: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肝原代细胞和WT小鼠给予p53激动剂多柔比星(DOX)后对胆汁酸稳态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并通过siRNA技术以及利用p53敲除小鼠证实该调控由p53介导;通过肝胆形态学、肝组织病
目的:考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对于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CPT1C)的调控作用,并证明CPT1C为PPARα的新靶基因;进一步阐明PPARα通过调控CPT1C影响肿瘤细胞增殖和老化的作用。方法:选择Real-time-qPCR和Western-blot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考察PPARα对CPT1C的调控作用。采用一系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PPARα可以
目的:本实验旨在考察五味子活性成分之一五味子醇乙对70%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肝切组、肝切/五味子醇乙组(200mg/kg)。术后继续喂养,分别于术3h、6h、12h、24h、36h、48h、3d、5d、7d后处死,称取肝重,计算肝体重比;Ki67免疫组化实验观察不同时间点五味子醇乙对肝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分析五味子醇乙对调节肝再生相关的细胞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