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河滑坡堰塞湖案例分析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0年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领域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fangji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里河是一条跨越中印边境的国际河流.2004年6月,中国境内帕里河形成的滑坡堰塞湖,对中印两国的社会经济及两国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对2004年帕里河滑坡堰塞湖的发生发展过程,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遥感技术的监测应用以及滑坡堰塞湖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这对类似灾难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吉祥图是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的积淀.其吉祥图案纹样及其吉祥理念在民间广为流传,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吉祥图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受到礼制性因素和哲学性因素的影响,外延了建筑心理的表达,体现了民俗心态。湘南地区具有浓厚的湖湘文化的历史特色,传统民居中的吉祥图理念表达深刻,地域性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吉祥图在湘南民居中的运用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过解析和探讨传统文化对吉详图的影响,来研究中
面对21世纪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压力,在地化的行动是最常被提出的相对做法。而其意义应在於建立本土的认知与因应力量的根源,中国建筑史的研究起步甚晚。受限於观念,主要论域仍以重要标本官式建筑及其衍生爲主:1980年代中期之后,才逐渐出现有关谱系与民居及地方建筑研究的成果。但在研究的建筑和应用层面仍明显不足。由文化认知与解释点切入,说明20世经后期教育普及的影响。文化的主导性産生了本质上的改变,由下而上争取
试图从上海里弄住宅的发展历史中总结出,创造具有当代特色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住宅应该学习传统居住建筑的精神内核并且结合当代生活的特定要求以及当代新的建筑技术与材料。
一般传统民居的研究.只关注建筑单体的空间格局与材料技术的考据.或是探讨聚落的组成与涵构.少有将不同环境条件下成长的民居.相互比较其空间形式及构造技术上的差异与关连性。以类型学的观点.来建立民居类型演化之理论模型.进行内在基因的分析研究.试图找出民居类型间共同的深层结构.以及基因应外在环境因素变动时.所衍生的调适机制。预期建立传统民居间的演化体系.并找出内在机制中之结构性元素.提出「原型」的理论假说
五峰土家民居,一方面地处汉文化与土家文化交接的地段。清晰演绎了汉土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另一方面,它又地处从平原向高山地势迅速过渡,急剧起伏的地段.传统民居对地势环境的适应性在此得到了极好的表现。本文在对这一特定区域大量实证调查基础上,展开对土家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满族建筑同满族的历史发展进步相一致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满族民居也在不断的进化和完善。满族的居室和建筑与满族的民族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婚姻关系、宗教信仰.审美心态及地理特征紧密相关的。因而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区特色。本文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了满族民居的村落特点,院落布局,建筑及构件等特点。以及与满族文化的关系。同时,阐述了满族民居对现代住宅的
通过对鄂西北析桥镇传统民居的多方面考察,重点测绘了冯式民居,介绍了新集民居和冯家湾民居,分析了析桥民居独有的特色,并提出了积极性保护的思考和建设。
静乐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宫之首。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起点.也是世再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修复工作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的再现并保存已消逝的古建筑曾包含的信息。如何从建筑风格.建筑形制.法式特征.包括工艺技术方面等达到恢复原状之目的.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清代湖广地方军政官吏十分重视武当山道教建筑的维修。他们或捐俸提倡维修,或督促道士修缮。先后兴修了纯阳宫.遇真宫、太和宫等道宫.复真观、琼台观、凝虚观等道观.并对全山神路、桥梁等进行修茸.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明代宫观建筑的宏伟壮丽。
绿洲是维系干旱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与发展的基本场所。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绿洲生态问题愈加严峻,有效监测干旱绿洲演变规律及影响程度可以为人类活动提供指向标。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适用于大范围地表植被及生态监测。本文将以甘肃省民勤绿洲为示范区,基于中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结合地下水动态数据以2006年为界考察水利工程实施前后民勤绿洲的生态演变情况及其与地下水动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