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干酪的功能性控制

来源 :中国奶业协会2008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w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工干酪及相关的产品样式繁多,可被制作成一系列具有不同风味、质地、烹调性的产品,从而吸引大部分的消费者。由于它们具有长期稳定性,特制的功能性,所以在国外很受欢迎,本文介绍了如何人工调控干酪、乳化盐及生产工序条件(温度、时间和切割)之间的相互作用,生产具有所需质地及风味的加工干酪产品。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收获期对饲用玉米纤维含量和组成的影响,试验以五个品种的饲用玉米(科多8号、科多4号、BMS001、BMS002和中原单32)为材料,分别在8月21日、9月11日和10月1日采样处理,运用范氏分析法研究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半纤维素(HF)、纤维素(F)、木质素(ADL)和灰分(AI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NDF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降低,含量范围为50
笔者提出对现有奶牛场和养殖小区进行升级改造,应从三个主要的方面入手:奶牛舍结构改造、增加TMR和采用奶牛卧床。如果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就解开了当前奶牛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过瘤胃脂肪酸钙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过瘤胃脂肪酸钙、12-羟基硬脂肪酸、蛋氨酸互混制粒;过瘤胃脂肪酸钙和大豆皮粉及大豆粉互混制粒。提供一种新型的奶肉牛饲料。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据报道,全球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纤维素高达1000亿吨以上,但能被利用的极少。当前,饲料原料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如何提高鉰料原料的消化利用率,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成功开发这一潜在饲料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纤维素酶的种类,简述了纤维素酶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纤维素酶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最后指出了纤维素酶应用中存在的
本试验应用亨氏滚管计数法研究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对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发现日粮中添加维基尼亚霉素能有效抑制调节瘤胃微生物中淀粉降解菌数量和蛋白降解菌数量(P<0.01),但对纤维降解菌、总细菌和原虫的数量影响不显著。维吉尼亚霉素在不同采样时间点抑制调节瘤胃微生物数量的统计结果显示:维吉尼亚霉素在8点时,能有效抑制调节淀粉降解菌数量(P<0.05),在12点时,能有效抑制淀粉降解菌数量和蛋白
影响牛奶中CLA含量因素有很多种,有品种、年龄、饲料加工、季节和日粮结构等因素。也有报道低铜日粮有助于升高牛奶中的CLA含量,日粮中添加铜则降低了乳脂中CLA含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响牛奶中CLA含量的因素。
为了探讨干燥温度和收获时期对饲用玉米ADIN含量的影响,采用3x3两因子设计,研究了不同干燥温度(65℃、85℃和105℃)和不同收获时期(8月21日、9月11日和10月1日)分别对五个品种饲用玉米ADI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05℃处理的ADIN含量极显著高于65℃(P<0.01);(2)不同时期ADIN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饲草中的CP变化趋势相同;(3)ADIN含量与饲草的品种以及饲草中的
目前,在新疆地区还没有从整体系统角度调查分析规模化奶牛场的乳脂率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农八师地区奶牛场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指导规模化奶牛场的生产实践提供依据。
本文在测定江西奶牛养殖常用的6种粗饲料(串叶松香草(SPL)、桂牧1号杂交象草(PPS)、矮象草(EVSF)、黑麦草(LP)、墨西哥玉米(EMS)与鸭茅(DGL))的纤维成分基础上,通过体外发酵实测了这6种粗饲料中性洗涤纤维的48 h消化(发酵)率(NDFD),并采用相关模型计算出这6种粗饲料的可发酵纤维指数(FFI)指数。用NDFD与FFI对试验用6种粗饲料的纤维品质评定结果为:按NDFD所测定
2004年起由于受饲料大幅涨价和持续热应激等因素影响,上海大部分奶牛场成乳牛单产有较大下降。松江张泽奶牛场成乳牛单产非但没有下降,反而逐年增长,生奶质量不断提高。为此,笔者专程前往该场采访了场长胡红健和他的父亲胡秋坤,他们的养牛理念和经验很有特点。因此,本文加以整理、总结,推荐给同行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