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观众”走向服务“公众”--以武汉革命博物馆AR实景任务式自助研学课程为例

来源 :2018年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cy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这一主题的含义就是让博物馆随着科技发展,用创新的方式方法,通过新的藏品阐释方法吸引更多公众来到博物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多种以沉浸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丰富多样的社教体验活动,感染、鼓舞、引导公众接受社会主义红色文化教育.特别是最新研发的AR实景任务式自助研学产品——“请回答1927”,就是通过充分挖掘我馆历史文化内容,将游客变成体验主体的新尝试.
其他文献
藏品,是历史优秀文化的物质反映,也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展现出它鲜活的生命力.相对于历史时期有限范围及传统单一的传播方式,新时代的博物馆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摸索,使藏品文化传播范围更为广泛.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信息化极速发展,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示重要性.城市博物馆“超级连接”如何紧跟城市文化建设发展,成为当前博物馆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以城市文化建设下的博物馆文物信息管理分析入手,以武汉博物馆文物信息化管理实践与超级连接为例,对博物馆如何有效地利用当下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设文物信息化,有效保护文物,通过超级连接与大众互动,彰显文物魅力及城市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
在超级连接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当下的交流沟通变得日渐复杂、多元和融合.而博物馆是连通社会生活、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连通作用,不断吸引新的观众并增强彼此的联系,博物馆必须开创文物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法.这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新科技、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还包括理念的变革与创新.本文以武汉博物馆原创临时展览为例,在新方法、新技术中探寻本馆在新时代形势下如何吸引新公众的思路
国际博协今年的年会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级连接”本身是一个网络词汇,因此,博物馆在策划相关活动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互联网上各类平台的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已经不足为奇,直播成为今年的“新玩法”.“文物戏精大会”则是本年度博物馆界不得不提的一项与直播平台的“超级连接”.本文将介绍这一文化现象,并就此展开分析.
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将自身政治的、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含义作为媒体“制造者”.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深入发展与对现实社会的改变,越来越证实一个不容争辩的观点:博物馆确实是媒体制造者.博物馆作为一个媒介,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状态——一个独一无二的、三维的、多感知的社会媒介,知识在其中以空间形态传播,足见博物馆充满了媒体.鉴于时代发展趋势与需求,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和观众主动参与下,博物馆如何适应超级连接的自
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为主题“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New approaches,new publics)”,“超级连接”是“连接博物馆”这个概念的延伸和扩大.在超级互联的今日世界,要求博物馆充分发挥自身的“连接”作用,探索“新方法”,更好地吸引和服务已经融入网络时代的“新公众”.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变革,也推动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连接方式的改
互联网时代,科技手段飞速发展.如何将这些科技手段运用到博物馆运营管理、社会教育活动中,是所有博物馆都在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中山舰博物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藏品管理、社教运用的例子,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与公众连接的新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下,博物馆应充分抓住这一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深刻领悟“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内涵,主动转变自身角色,从而更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拓宽了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渠道,增强了人们保护文物与传承历史的意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工具,将有助于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更上层楼.
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省级文化系统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存在以下问题:固定栏目类别设置不科学,编排混乱,操作界面拥挤,日常消息推送频率低、数量少、表现形式单一,平台运营缺乏联动效应,配套服务人性化不足等,其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应用技术、运行机制、传播内容、服务意识等各方面要素的共同提升.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对文化产业及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中要注意利用本馆文物藏品资源,积极创新融入时代精神,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