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模型

来源 :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angel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科学评价煤矿废弃地的适宜性,本文通过与专家座谈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并综合三标度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建立了煤矿废弃地适宜性评价模型,并结合其它用地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对煤矿废弃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最后运用该模型对辽宁阜新市矿区煤矿废弃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确定矿区废弃土地的适宜性提供决策支持。
其他文献
水稻生态节水是水稻节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稻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现有水稻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开发和应用,节水模式的优化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有机统一等方面的问题,阐述了我国发展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重要性,总结和分析了国内外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态势.在深入分析水稻生态节水技术的生理生态基础及其节水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水稻生态节水的技术核心及今后的研究重
本文主要分析各部门的水量分配、水源、作物种植面积、作物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选择河南省开封市引黄灌区对农业节水潜力进行研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开封市非农业用水的需水量有了很大增长,而非农业供水的增加是通过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来解决的,灌溉水分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作物产量提高来实现.目前,开封市引黄灌区面临着进一步减少农业供水的压力,因此在这个地区开展进一步提高灌溉水分生产率潜力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水肥条件下,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甜玉米干物质积累,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和高水条件下,与常规灌溉(CI)相比,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节水29.1%,总干物质量和冠干物质量仅分别减少6.3%和5.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4.3%,氮肥表观利用率提高16.4%,为一种较好的水肥耦合模式.而部分根干燥灌溉(PRD)由于总干物质量下降太多,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
应用随机组合方法对不同尺度(2、10、20、40和B0m)表层(0~20cm)土壤含水量的实测取样点数、相应的平均含水量及其与各尺度小区"真实"平均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到在一定误差允许范围、不同置信水平条件下,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合理取样数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合理取样数目和变异系数、区域面积的关系.结果表明:在95%置信度10%误差条件下,当2m、10m、20m、40m和80m尺
灌区单项灌溉技术的筛选是一个涉及气候、地形、土壤、作物和种植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提高技术筛选的科学性,本研究探索技术筛选的虚拟实现方法,以宝鸡峡杨凌二支渠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设备构建虚拟灌区,实现了灌区灌溉技术的虚拟筛选.虚拟筛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单项灌溉技术筛选的效率和科学性.虚拟灌区是对灌区系统现实世界的仿真,完善的系统平台是灌区节水农业科学创新的宝库和基地.
内蒙古准格尔旗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砒砂岩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集雨补灌是缓解当地干旱缺水的唯一途径.目前该区很多地方雨水收集利用缺乏整体研究,工程规划和生产布局有一定盲目性.本文在分析准格尔旗示范区生态、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出以集雨补灌为中心的旱作增产技术体系,确定了集雨高效种植型、集雨生态畜牧型和庭院集雨经济型3种模式,提出了示范区雨水综合利用需水量标
甘肃省民勤县沙漠绿洲区处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包围之中,年均降水量仅110mm,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状况已引起国家政府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提出了许多针对这一地区的节水农业技术和节水农业发展模式,但是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人口密度和社会经济构成造成许多技术和模式不能推广,所以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本文通过作者在民勤县的实地调查和研究,
干旱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既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又受生态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其利用基于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RAGA)优化其投影方向,将多维数据指标(样本评价指标)转换到低维子空间,根据投影函数值的大小做出评价,最大限度避免了权重矩阵取值的人为于扰.以东北干旱半干旱抗旱灌溉区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技术集成和单一技术(喷灌)综合效益等级评价
在重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以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现有的工程设施为依托,以当地的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为约束,建立了山地丘陵地区农业水资源开发、存储与利用系统,这一系统集成了雨水集蓄、泉水利用、机电提灌设施改造、节水灌溉、节能灌溉以及肥、水同施等多项技术.结果表明,该类系统比原有田间灌溉工程投资减少38%,节水45.6%,比原有灌溉方式水果增产20.6%;比无灌溉设施水果增产35%,特级果和一级果增
本文结合挠力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在该流域开展地下水恢复研究的必要性.探讨了地下水恢复研究领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在挠力河流域开展地下水恢复研究的具体工作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