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在普通急诊候诊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2016全国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预检分诊工作已逐渐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检分诊对急诊患者初次分诊后,除了对病情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外,其他普通急诊患者就诊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等候.普通急诊候诊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不一,由于缺乏规范的分诊再评估,他们只能按初次分诊的病情分级对应的次序就诊,造成就诊等侯过程中因病情变化或初次误分诊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从设置分诊再评估岗、应用风险预警评估量化工具及再造二次分诊流程三个方面,早期识别普通急诊候诊患者潜在的危险信号,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普通急诊患者候诊安全,提高患者候诊满意度.自2015年7月起,实施标准化二次分诊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文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开展的护理工作,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安排等方面的内容。
文章阐述了品质评鉴质量是一个3X3表格,创伤品质评鉴必须制定大家同意的医疗指标,由患者和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适当判断等内容。
文章阐述了护理科研与创新精神,做科研需要的三境界,小发明有大智慧等方面内容。科研工作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不可能轻而易举,必须尝试不同的办法.不断地下工夫,为了攻克难题,可能寝食难安,要埋头苦干,甘心坐冷板凳。要有敢于静心坚持、长期奋斗的打算,不论外界有多烦嚣,都要沉下心来,要有恒心、有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经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也固守‘终不悔’的追求。
非计划性抢救,顾名思义,不在计划之内的抢救,看不见的敌人最危险,UEX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特别是气管插管的UEX事件可能造成患者的窒息,气管损伤,肺部感染,再插管困难,住院时间延长等。在患者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UEX必将带来医患纠纷的隐患。
在许多复苏系统和社区,心脏骤停生存率得以改善。很少心脏骤停患者接受旁观者CPR。必须实施高质量CPR。患者需要由有组织的综合的团队实施高效的心脏骤停后救治。教育和反复再培训是改进复苏效果的关键。必须做出贡献来提升旁观者CPR的数量,改进所有CPR和心脏骤停后救治的质量。
随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关注的焦点.以评价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做实、做细,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
护理临床教学不仅是护理教育的关键环节,而且也是护生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过程,也是护生成长为护士的关键阶段。目前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存在学历层次低、带教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对自身要求不严格等现状,导致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护理教育存在明显差距,严重影响临床护理带教质量。通过PTC培训,感悟PTC"瀑布式”培训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培养有一定益处,因此,制定了本研究项目。本研究采用传递
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有组织、有系统地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风险事件对病人和医院造成的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护的科学管理方法.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比较快速且复杂,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在经过最初抢救、复苏之后,由于诊断和治疗要求经常需在院内转运,虽然转运仅需要短暂的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却有许多的安全隐患,转运护理风险始终存在.如何降低转运期间风险,保证患者安全转
急诊科作为集院前急救、抢救、输液注射、留观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所接诊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需要具备专业的急救知识和精湛的急救技能的护理人员,才能从容应对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但是急诊科护理人员配备普遍存在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低年资护士比例过重的现象.目前我科低年资护士比例占全科护士的53%,她们往往临床工作经验不足、应急能力欠缺,导致护理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为了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岗位能力,采取过多种形式的单
随着医院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技术日益成熟.但器官供体短缺成为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患者因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需要移植,但由于供体器官的不足,每年仅有10%的患者能够接受移植手术.虽然导致器官来源匮乏有多种原因,但专业医护人员无法发现潜在器官捐献者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视为阻碍器官捐献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医院潜在器官捐献者的前三位科室分别为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