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小学社会科课程资源本土化初探

来源 :中国乡土知识传承与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小学社会科课程资源本土化的界定与意义出发,指出小学社会科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即形成社会科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条件都基于本土,来源于本土,符合本土的文化环境,是当前课程本土化的内在要求。其意义可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开发参与机制与文化理解等方面认识。作者以在四川藏区对某校的社会科课程的实地调查作为实例,总结了该校在社会科课程资源(包括条件性与要素性课程资源)本土化的现状,得出该校社会科最常用的资源为教科书,本土要素资源的利用最低,其他本土的条件性资源也集中在学校空间内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和时间十分有限等结论。结合前文研究,文章在最后提出了改善目前状况的几点思考:1、课程开发的机构、专家、科研院校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本土社会课教师不能缺位,构建各方参与的社会科课程资源开发共同体十分紧迫。2、小学社会科在民族地区尤其应重视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坚持要素资源作为核心,坚持本土文化的特色。3、坚持课程资源本土化的开放性与发展性。文章认为,小学社会科课程程资源本土化实质是促进我国小学社会科课程本土化,最终将促进形成符合本地文化的课程文化的形成。
其他文献
在此次访谈中,滕星教授就中国乡土教材的发展史做了简单的回顾,阐释了乡土教材的教育意义和文化意义,并介绍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有关乡土教材收藏、研究与开
利用抗鸭坦布苏病毒(DTMUV)中和单抗1G2,结合E蛋白多肽扫描技术,鉴定了最小抗原表位227 GSSAGT-WQN235.Western blot显示,残基231 G或233 W的突变后,表位完全失去了与1G2抗体
华夏之邦,食花文化源远流长,远在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唐宋时期,食花之风盛行于皇室,宋代林洪花撰专著《山家清供》问世后,花撰
选取法国高低脂2组7周龄肉鸡腹部脂肪的RNA測序转录组数据中的17 934个基因,采用差分稀疏调节网络(differential sparsE regulatory network,DISCERN)算法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对3头18月龄安格斯牛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筛选和挖掘与肉牛繁殖活动相关候选基因和信号通路.通过转录组测序,进行表达基因分析、GO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推进新课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保障;非文本解读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乡土
从发生渗出性皮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为猪葡萄球菌,并命名为437-2株.用1×109 CFU/mL剂量的该菌株经皮下感
“花儿”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歌。甘肃、青海“花儿”和宁夏回族“山花儿”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儿”民歌这一乡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
为了解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MS)感染的最新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9年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宁夏、黑龙江、湖北等8个省份疑似发生MS感染的
依据大量散见的史料,通过系统的梳理分析,将中国百年乡土教材的发端、演变脉络总结为三个时期五次高峰期,认为中国乡土教材源于舶来成于传统;伴随于乡土教育运动;适应于教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