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联合应用诊断犬猫肿瘤疾病

来源 :第三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暨“瑞普杯”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_lip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犬肿瘤的发病特征和组织学特征,我们对临床疑似肿瘤病例进行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从171例样本中诊断肿瘤137例,其中良性肿瘤78例,恶性肿瘤59例。皮肤肿瘤88例,是最常见的肿瘤发生部位,其次是消化系统和和泌尿生殖系统。同时我们评价了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是犬肿瘤诊断的必要程序。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从柔嫩艾美尔球虫(Eimer tenella)中克隆C1类半胱氨酸类蛋白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他们的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选用柔嫩艾美耳球虫houghton株,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基因的cDNA序列,并将其重组于表达载体中表达纯化。利用纯化所得蛋白制备兔抗多抗,并初步验证其活性。意义:以期通过柔嫩艾美耳球虫C1类半胱氨酸酶的克隆和表达研究,为进一步探究他们在鸡球虫入侵
猪细环病毒是一种持续性感染的圆环病毒,可引起与仔猪腹泻相关及不确定的临床症状.为了解Torque teno virus 1(TTsuV 1)在屠宰猪组织中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基于TTsuV1相对高保守的5’-非编码区(5’-UTR)设计检测引物,采用PCR方法检测了2012年采集自中国河南、山东、辽宁不同地区5个猪场的180份5月龄屠宰猪组织样本,对阳性样品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
本研究建立并优化了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ASBA)方法,结合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ASBA法扩增产物,最终建立了检测猪流感病毒RNA的NASBA-ELISA方法。
本文在应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PPD)变态反应试验进行奶牛结核病检疫的基础上,引进牛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检测技术,初步开展了新型检疫技术的应用研究,证明γ—干扰素技术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易于标准化,可作为目前国家标准牛型PPD变态反应的平行试验,完善我国奶牛结核病检疫和净化工作的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人兽共患病、重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爆发,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安全、养殖业发展及动物产品出口贸易,引起各国政府、有关国际组织及行业专家的高度关注。本文列举出了目前我国兽医公共卫生面临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为有效解决兽医公共卫生问题提出建议。
上世纪三十年代,发达国家就提出了有机农业、有机食品的概念,而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始于1990年,有机奶的生产在近几年才有所发展。本文就有机奶的概念、有机奶品质要求和有机奶生产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为奶牛从业者提供参考。
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口风险分析,是对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时某种疫病传入的概率及其危害(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交流的方法和过程,以有效降低疫病传入的风险。近年来,一些地方或养殖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鉴进口风险分析的理念,对养殖场存在的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确保了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天津市奶牛饮水质量进行综合评定,通过对天津市奶牛养殖重点区县武清区、北辰区、宝坻区、大港区、宁河县、静海县的6个奶牛场的地下水管道中的水、成母牛水槽中的水和犊牛饮水桶中的水采样,化验重金属、硫酸盐、硝酸盐及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的含量及大肠菌群计数,结果与2001年美国奶牛营养需要NRC、国标NY5027比较得出:18个样品中重金属铅、砷、硫酸盐、磷酸盐和氟化物五项指标均合格,但武清
利用RT-PCR技术扩增1型鸭肝炎病毒(DHV-1)E53株VP1基因序列,将其连入pET-30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VP1,并转化至宿主菌Rosetta(DE53)plysS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表明VP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DHV
抗菌肽是动物及人类自身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抗生素相比具有作用速度快、无残留、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随着对其研究深入,人们对抗菌肽的分布、结构和作用有了很大认识,并根据需要进行了分类。本文主要介绍抗菌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点及其作用机理,为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