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7·20”特大暴雨气象服务案例分析

来源 :第41届辽冀蒙邻市气象技术协作区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江淮气旋影响,2016年7月20日早晨到21日上午,绥中全县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明水乡单站过程雨量达396.4毫米,是有史以来最大值,最大雨强达49.4毫米/小时.绥中县由旱急转为涝,直接进入主汛期.作为沿海县,泄洪压力大,面对特大暴雨如何开展好气象应急服务,需要认真总结.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赤峰市1961年至2010年逐日气温,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赤峰市采暖期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实际采暖期平均气温为-3.5℃,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7℃/10a;赤峰市理论平均采暖长度为153d,初日10月29日到次年终日3月31日,比实际采暖期少29d;理论平均采暖长度呈逐年缩短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3d/10a.80%保证率下,赤峰市理论采暖长度为165d,采暖
通过分析与农牧业生产相关的热量、水分等要素,研究了气候变暖对赤峰地区气候资源及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14年比1961-1986年增温显著,冬季增温高于其它季节;≥0℃、≥10℃积温和无霜期均有所增加,积温线向西北方向推进;冬季≤-25℃低温天数明显减少;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基本持平,降水变率稍增.因气候变暖,热量资源显著增加,长生育期作物扩种,设施农业冻害风险降低,有利于牲畜安全越
利用赤峰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对2007年7月2日发生在赤峰市宁城县甸子镇头道营子和南沟村的一次龙卷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出龙卷风这一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在雷达回波强度场和多普勒速度场的一些特征,为今后此类强对流天气的监测、识别和临近预报提供参考.
目前,地方同级业务单位之间业务平台集约化滞后、预警发布时间压力大、服务产品缺乏统一规则等问题制约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工作的开展.翁牛特旗气象局率先将水利局58个山洪雨量站与气象局13个区域自动站、7个山洪雨量站、1个无人站、1个基本站、1个校准站的数据进行合并,实现“数据一个库”.两部门共商数据标准、平台功能等问题,开发统一平台,真正使部门合作共建落地,实现“共建一平台”.建设集约化、统一化的现代气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与人们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面观测是气象业务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气象基层观测人员,需要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有个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综合气象观测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作用,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本文旨在基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调整后的异常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从而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利用2009-2016年阜新地区61个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阜新地区短时暴雨的时空、强度分布和雨型特征.结果表明:阜新地区短时暴雨以三年为一周期呈现一年高两年平的年变化趋势,月变化呈夏季多发性,日变化呈傍晚高发.强度变化主要集中在20mm≤RR<30mm,降水量级越高,所占比例越低.空间分布呈现以阜新镇和彰武县为中心向郊区逐渐递减的环状分布,城郊差异显著.副高西北部和高空涡是造成阜新地区短时暴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以及NECP2.5°×2.5°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5月2日~3日葫芦岛春季首场透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降水实况、高低空以及地面的主要天气系统、动力条件、水汽条件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此次葫芦岛春季首场透雨是黄淮气旋和高空槽共同影响产生的;强烈的上升运动和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形势,为葫芦岛春季首场透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中低层的高比湿和水汽通量辐合为葫芦岛春季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也日益增高,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有效的利用气象“大数据”有利于新型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
利用葫芦岛地区4个县(市)区1987~2016年的日照观测资料,以天文辐射为起始值,采用气候学计算方法获取各县(市)区相应的太阳辐射资料,分析了葫芦岛地区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从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和稳定性方面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葫芦岛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部分地区属于很丰富区,均稳定.综合而言,葫芦岛地区太阳能资源总体条件较好.
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大数据及大数据思维变革,接着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公共气象服务现状,最后给出了大数据环境下公共气象服务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