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分析

来源 :2017年全国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系主任联席会议、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教育分会第四届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预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影响人们健康因素也日益增多,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按照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旨在提高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应有的综合能力,完善我国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维护人们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等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转型.
其他文献
评判性思维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护理领域后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国外有研究表明,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使护士的病情观察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计划性、有效性,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评判性思维能力差可能导致护士无法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而影响护理质量及安全.目前,中国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并不高,很多护士不能将观察到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分析、判断
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随者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癌症对照顾者的心理、社会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据文献报道,59%肿瘤患者照顾者承受中等以上的压力水平,16%照顾者在日常照顾工作中患病.照顾者面临照顾压力时,个人资源持续消耗而恢复不足,可产生焦虑、睡眠障碍、慢性疲劳以及无助感等消极体验,进而降低照顾者的积极性与主观幸福感.Hudson等指出43%照顾者称其需要从长期慢性的照顾工作中脱离出
静脉血栓形成后若治疗护理不当,其会导致患者长期疼痛,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质量,甚至可能出现血栓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因此应加强对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避免或降低下肢深静脉形成对患者带来的身体及经济负担.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脑血管疾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8例,探究其临床护理对策.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最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患者进食、饮水困难,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症,且部分患者因吞咽障碍持续较长时间,严重影响患者脑功能恢复,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因此加强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尤为重要.时间护理是应用时间理论对患者开展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根据脑卒中康复时间特点,因时、因病施护,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酸刺激是利用舌部味蕾对酸有极敏感特点,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术后出院患者由于受长期服用药物、急慢性并发症、药物副作用以及免疫机制尚未重建等因素影响,对居家护理有着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目前,国内对患者的医疗护理只限于住院患者,出院后就终止了一切相关服务,患者后续的康复护理信息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来获得,健康需求有时难以得到及时满足.我科自2014年10月至2
目的:构建以提升医学生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卫生统计学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授课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甲、乙两组,采取交义设计方法,教学结束后对全体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科研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测试,综合评价传统模式与改革模式受学生欢迎的程度和学习效果.结果:91%的学生表示更喜欢改革模式教学法;采用改革模式教学的章节其学生的测试平均得分高于传统模式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革教学模式将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对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时至今日,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是人才问题,准确把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将“3D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教学中,实验教学着力于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着力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习教学着力于新思维能力培养。
全日制MPH培养的核心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建立全日制MPH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决定全日制MPH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文章分析了目前全日制MPH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针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是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形成的,公共卫生教育作为医学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高等医学院校中的系(学院)形式存在的,长期受传统的医学教育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己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且不能满足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因此应确立新的公共卫生教育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公共卫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公共卫生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