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小儿亲体肝移植术后管道的管理质量,促进患儿顺利康复。方法:加强43例亲体肝移植患儿管道的观察并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结果:43例患儿除一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余42例全部转出重症监护室,转入移植外科病房继续治疗。结论:安全、科学、有效地管理亲体肝移植术后患儿的各种管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出 处】
: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亲体肝移植术后管道的管理质量,促进患儿顺利康复。方法:加强43例亲体肝移植患儿管道的观察并实施科学的护理措施。结果:43例患儿除一例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外,其余42例全部转出重症监护室,转入移植外科病房继续治疗。结论:安全、科学、有效地管理亲体肝移植术后患儿的各种管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静脉输液是临床救治患者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实际在临床输液中不容性微粒污染较为严重,输液微粒污染已越来越被医院和患者重视。其输液微粒污染的主要原因有:药物因素、操作因素、输液器具、药物生产过程、加药过程、环境及空气微粒污染等。
经外周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s)目前在新生儿和婴儿当中都有广泛应用,该血管通路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来说是一种可靠的静脉营养液以及高渗性刺激性药物输注的途径。
目的:对临床常用的7种静脉输液药物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输液管,探讨冲洗输液管合适的液体剂量。方法:按临床使用习惯,在药品说明书范围内配制成7种不同浓度实验溶液,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针对不用实验溶液在特定波长上的吸收峰,通过对冲管液不同阶段液体光密度测定,确定输液管内残留药液达到安全浓度所需要的液体量。
目的: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必须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减轻患儿痛苦,避免医患纠纷,探讨如何应对婴幼儿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外渗引起不良事件的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科一例静脉输液甘露醇外渗引起Ⅲ度静脉炎的整个护理过程,从患儿因素,家长因素,护理因素等各方面分析事件解决过程,从而总结护理经验制定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静脉输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总结临床经验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及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对医院各科室静脉输液从药物领取,查对制度,配置过程,服务态度及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索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肠结核合并肠瘘的肠外营养(TPN)中应用情况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方法:分析 21例肠结核合并肠瘘患者经PICC行肠外营养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及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输液微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普遍引起人们的关注,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的、严重的、长期的。进入人体可引起静脉炎、肺水肿、肺部肉芽肿、过敏反应、血栓、肿瘤样反应等,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微粒是静脉输液能否得到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因素。
随着现代医疗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治疗操作程序中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已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据统计每年全球约10万名护士被针头刺伤,虽然目前国内外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护士的职业防护问题,但临床护士的各种职业暴露事件仍时有发生。
目的:比较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所导致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肿瘤科患者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静脉置管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锁骨下静脉置管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管之后均实施相同的常规日常维护。
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呼吸科患者21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