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应用性诱信息素防治蔬菜害虫的示范与建议

来源 :第二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性信息素可干扰害虫雌雄交配的成功率,可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达到防治的目的。同时利用信息素进行害虫防治还具有选择性高,与常规蔬菜生产的各项管理技术兼容性好,可节省防治成本与用工,对生态环境友好、能保护田间天敌,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农药残留对蔬菜的污染,无抗药性等问题,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防治技术。2007年我们组织了9个区县及光明集团以重点园艺场为基地,推广应用7种性信息素诱芯共7500多个,覆盖面积4705.6亩,防治6725.6亩次。本文首先对年度实施性诱防治蔬菜害虫的情况进行了汇总,然后介绍了性诱大田防治技术应用样板示范结果,概述了性诱防治蔬菜害虫的关键技术要点,最后综合全文提出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介绍了长春农药监管体系与市场建设的基本情况,然后指出了市农药管理工作和经营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农药经营管理工作的对策。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贵州省的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毗连,行政区域内辖12个县(市),州地面积2.6万km2,降雨量1000mm/年左右,耕地面积279.58万亩,其中稻田161.96万亩,旱地117.62万亩。黔南州是我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来回迁飞的重要通道之一,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区和常发区,州内有5个全国病虫区域观察场。全州农作物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用于防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防治农业有害生物,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又是有毒物质,使用管理不当就容易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及药害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无公害农产品日益受到人们青睐。控制化学农药使用,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药经营、管理中存在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营养、保健要求明显增强,绿色消费正成为时尚。由于蔬菜农药残留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全社会对无公害蔬菜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对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视,蔬菜无害化生产必将是当前及今后长期的发展趋势。为适应蔬菜生产发展需要,推动我市蔬菜无害化进程,2005—2007年承德市植保植检站在丰宁、围场、隆化等县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区,实施无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竹子的经济价值不断得到体现,其栽培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竹林面积越来越大。浙西南丽水市竹林面积由“七五”期末的8.3万hm2。上升到目前的11.9万km2,占全市的竹林面积的9.0%,年生产总值达30余亿元,是丽水市的一项绿色重要支柱产业。由于竹林面积的增大,经营的精细,竹林中的食物链单一,每年竹林中的一部分害虫都暴发成灾,严重阻碍了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从2001年开
低温冷害是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冷害使作物生理发生变化,因生理功能部分受到破坏,植物抗性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低温寡照高湿对作物的影响,然后提出了采取积极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防止继发感染。
水稻“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和稻飞虱〔危害道县水稻的稻飞虱主要是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是危害道县水稻生产的两个最重要害虫,进人21世纪后,受异常气候、作物布局等因素的影响,“两迁”害虫在道县几乎年年偏重至大发生,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根据
近年来,植物生长物质应用日益广泛。我国是世界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广泛的国家,主要用作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面积居世界第一,达3000多万hm。。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调节剂品种和科技成果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给我们农业的生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指出,在当前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长期徘徊
稻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通过直接刺吸危害和传播病毒,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其中褐飞虱在我区2005年、2006年二年相继大暴发,由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目前,对稻飞虱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控制手段,但大量杀虫剂的过度使用,除了对天敌影响外,还会诱导飞虱产生抗药性,引发稻飞虱的再猖獗。稻田捕食性天敌种类多,其中蜘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方面均是重要的天敌类群。笔者于2007年对单季晚稻田间
斑潜蝇是蔬菜、花卉、瓜类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传人我国的美洲斑潜蝇Liriom yza sativae Blomhard、南美斑潜蝇L.huidobrensis B.成为环控蔬菜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防治难度最大的一类害虫,其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一般为5%~10%左右,严重达20%以上。随着环控蔬菜栽培面积的增加,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其发生逐年加重,给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