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地区史前稻遗存研究

来源 :第四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ESS2016)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gl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四川自贡地区中生代陆相红色沉积岩层中蕴藏着门类众多、数量丰富、保存完美的恐龙化石群,是全球侏罗纪恐龙研究最理想的地区。其中,以自贡大山铺地区为主要发掘地的蜀龙动物群是中国从三叠纪到白垩纪划分出的五个恐龙动物群之一(董枝明,1980;李奎等,1997),在恐龙演化史研究上填补了中侏罗世恐龙系统发育的缺失,在三叠纪禄丰蜥龙动物群和晚侏罗世马门溪龙动物群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彭光照等,2005)。
稻-旱混作是淮河上、中游地区史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现有资料显示,该模式在淮河上游地区最早出现于7.8~7.0ka BP的裴李岗文化中晚期,且至迟在5.0~4.0ka BP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成为淮河上、中游地区普遍流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