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印度洋海气耦合对热带季节内振荡的影响

来源 :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uoqiangs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比较全耦合的数值模拟控制试验和部分耦合(印度洋无耦合)的理想试验70年积分长序列资料,研究印度洋海气耦合对热带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的影响.
其他文献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的第四代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1970年代末东亚夏季风和相关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观测海温强迫下,模式能模拟出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减弱及相关的环流场变化,包括东亚沿海的偏北风异常以及西太平洋副高的形态变化,模式还较好再现了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雨型变化,即长江流域降水偏多,而华北和华南偏少,但位置略偏南.
会议
This talk reports a recent work jointly with B.Xiang and JY Lee on monsoon and tropical storm predictability.Monsoon rainfall and tropical storm (TS) impose great impacts on society, yet their seasona
会议
作为亚洲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太平洋夏季气候可预测性的研究对提高东亚夏季预测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欧盟最新发展的Ensembles-Based Prediction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Their Impact (ENSEMBLES)计划中5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1960-2005年提前一个月的回溯预测试验,全面评估了现阶段海气耦合模式对西北太平洋夏季气候的预测效果,
会议
本文利用ICTP发展的最新版本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对1955-2009年共55年的东亚夏季气候(6-8月)进行模拟,通过对模式偏差进行分析,揭示区域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气候模拟产生偏差的可能原因.
夏季,亚洲和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扰动温度之间存在着"跷跷板"现象,当亚洲大陆中纬度对流层偏冷时,中、东太平洋中纬度对流层偏暖,反之亦然;平流层中也存在这种"跷跷板"现象,只是其位相与对流层的相反.
会议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Valley have recently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cus in China, because they often cause droughts and floods.
在北半球夏季,南印度洋蒸发大于降水,源自南印度洋的越赤道水汽输送为亚洲季风区降水提供水汽,使南印度洋成为亚洲夏季风降水的水汽源.
会议
南海夏季风爆发存在15.4年的年代际变化和5.3年的年际变化周期.在年际变化尺度上,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前期冬季海温场有4个显著的相关区;在年代际尺度上,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前一年海温场有6个显著相关区.
会议
本文研究了丝绸之路遥相关的内动力机制.由于丝绸之路遥相关可以认为是亚洲急流上的罗斯贝定常外波模态,因此本文用准地转3层模式来研究罗斯贝外波的内动力学.
会议
本研究考察了赤道波动对赤道外天气尺度波源产生的Rossby波能量频散的响应,提出了激发低层赤道混合Rossby-重力波(MRG)的一种新机制.通过观测研究对2002年夏季个例进行分析,考察与热带气旋生成有关的涡旋通过向东南方的能量频散过程产生天气尺度波列,当波列传播至赤道地区将激发生成时间尺度和波动结构类似于MRG波的赤道响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