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网融合演进研究

来源 :2013信息通信网技术业务发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智能网是中国移动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的一种业务网络形式,其业务与承载相分离的设计理念在业务的快速部署方面存在先天优势,在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发展到现在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以某省公司为例分析了移动智能网网络和业务现状并得到了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业务调用问题、多网络融合问题以及厂家竞争问题,然后对目前世界上主流的业务网络演进思路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终得到了一种更适应移动智能网现状的业务网络演进路线。
其他文献
从移动核心网络架构入手,以CDMA移动用户的语音业务使用感知出发,利用对移动交换原理、移动语音呼叫流程和信令协议的论述剖析,对衡量CDMA移动网络端到端的接通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引申出用户感知的网络性能指标“语音网络接通率”.为提升网络质量、提高用户感知,制定了“语音网络接通率”切实有效的提升方案.通过一系列提升方法的逐步实施,最终实现了该性能指标的提升.
3GPP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个高数据率、低时延和基于全IP组网的移动通信系统,被视为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因此,研究LTE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LTE工作在更高频段并且采用了MIMO技术,需要采取与2G、3G不一样的室内覆盖方式,本文对LTE的室内覆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IMS网络作为新兴的交换网络技术,由于具有业务实现灵活、用户接入方式多样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予以应用.云呼叫业务本质上是虚拟云化了用户侧的交换设备,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注册接入云化的交换机即可实现丰富的语音业务,云呼叫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对企业内通信设施维护需要低成本投入的用户.本文结合IMS网络技术,分别介绍了云呼叫业务在核心侧,以及接入侧的实现方案,并对云呼叫整体业务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与探讨.
本文主要介绍在北京联通LTE网络建网初期,通过解决CSFB过程中3G FR功能重定向配置问题、核心网链路和设备问题,TAC和LAC配置关系问题和开启MTRF功能,提升LTE网络语音回落用户感知.
如今LTE产业化部署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能够实现网络下行100Mbps的峰值速率.但是,为实现4G要求的1Gbps下行峰值速率的标准,LTE的进一步演进,LTE-Advanced系统除了对OFDM+MIMO进一步支持,还增加了载波聚合、分层异构网络的研究.本文在LTE 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LTE-A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与应用分析,LTE有用采用OFDM+MIMO的先进技术,能够在20MHz的宽带上实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无线通信对于网络的覆盖与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构网络关键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越来越迫切,然而由此产生的干扰问题正成为阻碍通信网络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干扰问题,异构网络的干扰协调技术亟待深入研究.与此同时,频率资源调度和功率控制作为干扰协调技术的两个关键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也是本文的选题来源和研究重点.本文首先对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阐
快速寻呼信道作为CDMA2000-1X的关键技术之一,引入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移动台的功耗,提高移动台的待机时间,但同时会导致关键KPI的恶化,以及部分终端不能正常进行被叫业务.QPCH开通后,可以延长终端的待机时间,但同时也会带来网络性能指标的恶化,其恶化程度与QPCH的增益配置直接相关,增益越大,性能恶化越明显.但是如果QPCH增益过小,边缘用户无法正确解调QPCH,则用户仍需要继续解调
现在传统的宏蜂窝移动通信网络部署已经接近无线链路效率理论的极限,只可能通过增加节点部署密度进一步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分层异构网络是LTE-Advanced系统中解决室内外热点覆盖的主要实现方案,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区域用户高数据业务的需求.然而,在分层异构网络中,由于低功率节点基站部署密度大且位置灵活,基站间干扰更加明显,是系统性能的主要瓶颈.因此,分层异构网络下干扰协调的技术是提高LTE-A系统
IMS核心网络已经进入宽带数据流域,但是以PBX业务为代表的窄带接入方式却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用户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由于TDM-PBX是目前企业用户的主流设备,因此本文就TDM-PBX接入IMS网络的几种方式进行研究,对不同的接入方式提出了业务建议,并从实际组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部署建议.
目前互联网应用日趋广泛,数据业务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防护要求不断提高.按照等级化保护和集中化防护要求,安全域管理已成为制约当前业务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本文从安全域面临的问题入手,讨论了安全域管理的整体思路,提出了安全域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设备管理、互连关系管理、白名单管理、合规管理、攻击特征管理等五大方面,并于现网进行了试点部署,运行成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