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过干预后,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及幼儿父母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善情况。
方法:对参与基线问卷调查的儿童及家长进行终期调查;对干预前后率的变化进行X2分析。
结果:经过干预,北京、上海两市所有幼儿偏食、喝含糖饮料的比率分别从44.5%、70.4%降低到38.5%、31.7%(P<0.005),有固定进餐时间、进餐地点、可独立进餐、吃饭定时定量、能专心吃饭的幼儿比率分别由基线调查时的80.0%、87.3%、73.4%、32.1%、27.1%升高至91.7%、91.9%、83.7%、45.9%、41.2%(P<0.05);幼儿父母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升高(P<0.0001)。
结论:通过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可以改善幼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并丰富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改善其对幼儿的饮食行为态度。
方法:对参与基线问卷调查的儿童及家长进行终期调查;对干预前后率的变化进行X2分析。
结果:经过干预,北京、上海两市所有幼儿偏食、喝含糖饮料的比率分别从44.5%、70.4%降低到38.5%、31.7%(P<0.005),有固定进餐时间、进餐地点、可独立进餐、吃饭定时定量、能专心吃饭的幼儿比率分别由基线调查时的80.0%、87.3%、73.4%、32.1%、27.1%升高至91.7%、91.9%、83.7%、45.9%、41.2%(P<0.05);幼儿父母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升高(P<0.0001)。
结论:通过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可以改善幼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并丰富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改善其对幼儿的饮食行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