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暴雨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将产生暴雨的天气过程进行分型的基础上,归纳出每型暴雨相应的雷达回波特征,并且每一种类型都用具体的个例进行分析,为预报员准确做好这种暴雨天气的临近预报给了很好的启示。
其他文献
分析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机输入、输出信号频谱特性原理和主要参数指标,并且运用高性能频谱分析仪对雷达发射机输入、输出频谱主要参数进行测试,为以后雷达维护奠定了基础。
随着浙江省区域气象自动站监测网(中尺度站监测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全省中尺度站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大密度的站点布局对于自动站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各种故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减少故障时间。本文总结了丽水市近年来中尺度站故障处理流程以及故障应急处理方法供各地中尺度站维护人员参考。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准喀尔盆地南缘2007年8场强对流性天气过程进行了多普勒雷达常规产品和导出产品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分析表明: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强度变化、速度场、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垂直风廓线以及雨强对准喀尔盆地南缘强对流性天气具有很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采用高空、地面资料,地面降水量和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云图的云型和TBB特征,揭示出中量以上降水云团发生、发展、移动及消亡的特征。
应用天气图、卫星云图资料,重点应用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产品,对2002年7月15日发生在天津市宁河县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和2005年8月16日发生在天津地区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了速度图上的中尺度系统的回波特征和反射率图上的图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产生这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不同,但雷达回波上显示都是超级单体风暴,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产生的是77.5mm
本文应用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上海地区2002年~2005年强对流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每30分钟一次的GPS/Pwv资料能直观地、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GPS/Pwv资料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降水类型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GPS/Pwv的梯度散度资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辐合、辐散分布情况。文章还给出了不同季节产生强对
随着地基GPS气象学的发展,全国各省市纷纷建立了连续运行的GPS参考站,作为气象观测的一个手段。为了把GPS观测值应用到气象预报上,GPS信号穿过的斜路径方向上的大气信息成为同化进数值预报模式和进行三维层析的重要观测值,多路经效应是影响低高度角GPS信号斜路径观测值精度的主要误差源,本文通过残差分析的手段,分析了多路经效应的特点,建立了多路经效应改正模型,改进了GPS信号斜路径水汽观测值的精度。
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的首要组成部分“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SSF Aqua MODISEdition 1B data的云资料,针对不同地形条件并考虑地理位置,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四个典型地域,研究了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和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云特性参数大小随地域不同相差很大。云量在山区与季风区明显较高,最小值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
为了充分发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所具有的多光谱、多时相以及免费接收使用的优势,提高作物种植分布遥感监测精度。本文利用冬小麦返青期间的MODIS多光谱数据,采用传统的监督分类和阈值方法对研究区域冬小麦种植分布,同时更针对遥感像元多为混合像元的特点,重点将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应用于冬小麦区域的亚像元分解。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的精度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模型,绝大部分(9
本文选取2003-2005年太原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多普勒速度场中的逆风区进行了深入研究。从逆风区厚度、尺度、强度(速度切变)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并与相应的回波反射率因子Z及VIL(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值对照。结果表明:逆风区强度与反射率因子,逆风区厚度与VIL值,逆风区底层流场结构与强回波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而且,绝大部分逆风区出现时间较降水开始时间有一到两个小时的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