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体位降低心率提高冠脉CTA成功率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前瞻性采用改变体位与口服倍他乐克对照组,观察降低心率后冠脉CTA的成功率。 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88例受试者分别采用改变体位和口服倍他乐克的方法降低心率后,行冠脉CTA检查,对比两组冠脉检查合格率。 结果 经统计分析采用改变体位降低心率组较口服倍他乐克组,冠脉CTA成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采用改变体位能有效降低心率,无需服药,能够满足冠脉CTA的检查要求。
其他文献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tai chi practice is superior to other means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to relieve 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 [LBP] in a younger population.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病骨组织、外周血中是否存在Th17细胞,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数量、表型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表达情况。
目的:验证比较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股骨上段形态特点,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手术治疗提供参数依据.方法:按照karl pemer分型诊断标准从我院放射科筛选出髋臼发育不良51例(94髋)按karl pemer分型分为Ⅰ度23例(40髋)、Ⅱ度14例(26髋)、Ⅲ度6例(12髋)、Ⅳ度8例(16髋),再随机抽取20例正常髋关节正位X线片,分别测量比较其股骨头直径、股骨颈长度,小转子下2cm处髓腔宽度.,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合并椎管内神经畸形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04.7-2013.7我院接诊的122例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其中男54例,女68例,年龄50天----13岁,平均年龄5.1岁,其中5岁以内62例(50.8%).
目的 分析介入诊疗过程中散射线对操作人员的防护部位和暴露部位的年辐射剂量,探讨此种辐射对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危害及进一步加强防护措施. 方法 跟踪测量2015及2016年度我院参与介入诊疗的医护人员的肘部、前臂、小腿中部、足背部等未防护部位及躯干、肩部、大腿等穿戴有防护用品部位的辐射剂量并分析. 结果 监测我院参与介入诊疗的50名医务人员情况,铅衣覆盖的躯干部位的年辐射剂量平均为0.009mSv,略
目的 探讨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组建跨专业团队在提升临床护士影像检查知识中的效果. 方法 放射科培训小组的组建,首先选择1名有工作经历高学历医生;选择2名能熟练操作放射科各种高端设备、并能设置个性化扫描参数,并且掌握本专业新进展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技师; 选择3名具有丰富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又是放射科护理的护士.放射科培训小组间合作模式:根据影像检查中患者常出现的不良事件、图像质量要求、检查前准备等方面商议培
目的 探讨经肱动脉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护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2例经肱动脉路径行PCI后患者的一般护理、有创动脉压监测、肱动脉鞘拔管的配合、并发症观察、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 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2例形成血肿,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术侧上肢肿胀、发绀,给予对症处理均恢复良好,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结论 术后认真、细致的穿刺点观察和并发症护理是保证肱动脉PCI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35例患者结合剖宫产史、临床症状、β-HCG值及B超检查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35例患者根据是否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分为栓塞组和未栓塞组(因行其他手术方式大出血而急诊行栓塞术的患者归为未栓塞组).栓塞组21例患者选择右侧股动脉为穿刺血管,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成功后,送入5F的导管鞘.顺着导管鞘送入4F Cobr
目的 研究三代双源CT双Flash扫描模式提高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可行性. 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采用第三代DSCT行CCTA检查的患者126例,心率不高于80bpm.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双Flash扫描模式,扫描期相为30%和65%.B组采用Sequence扫描模式,扫描窗宽为30%-65%,重建两期图像.两组病例对比剂注射方案及扫描参数相同.所有图像传至工作站进
目的 分析归纳原发性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 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粘液表皮样癌病例13例,其中10例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CT平扫.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其CT表现,并比较不同病理级别的PMEC的CT特点. 结果 13例中男性7例,女性8例,发病年龄约43.1±13.3岁.病灶长径为1.2-4.5cm,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