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的检察职能思考

来源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检察官协会,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向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检察机关如何充分发挥打击、监督、预防、保护、教育等检察职能作用,切实为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是当前应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含义及发展背景的分析为切入点,总结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法律支撑点,结合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探讨如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科学发展通过服务和保障。
其他文献
检察机关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刑事保护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需要理清刑事保护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创新、创意领域应当坚持严而不厉的刑事政策;严厉打击重在严密法网,增强刑事惩罚的必然性与及时性;在严密法网过程中,比完善立法更重要的是对法律的理解适用要与时俱进。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整个政法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找准定位,坚守原则,以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立足点,以执法办案工作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世贸组织规则与现行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法律支持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策和法规。文章对文化产业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后,提出法律对文化产业进行规制的方向,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即要完善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加强文化安全立法。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是适应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必经方向。促进社会管理的创新工作,一是要求检察机关立足自身法律监督职能,不断化解社会矛盾,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求检察机关积极面对社会新变化,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机制,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近年来在文化经济领域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是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于一体的一种理论认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举措,是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检察机关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服务区域经济增长
派驻检察室的设置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目前派驻检察室的建设总体上仍处在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法律规定不清晰、组织机构不健全、组织关系不明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健全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职能、加强机制建设、优化人才配备等方面加以完善,以实现派驻检察室的良性运行。
无论是文化的经济化还是经济的文化化,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和经济相互融合,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版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和基础。版权保护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了该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成败。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日益重要,如何发挥检察职能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仅是对检察机关加强与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次挑战,也是其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一次探索。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处的成立,密切了检察院与开发区企业的联系,本文从开发区检察处服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出发,浅析发挥检察职能做好开发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路径。
检察联络室是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和延伸法律监督视角的探索,在设立过程中存在法律依据不明、职责定位不清、管理考核不细等问题,影响其作用效能的发挥。因此,欲完善检察联络室可从确定法律依据、明确职责地位、充实人员经费、完善管理考核等方面着手。
派驻检察室是检察院刑罚执行监督的重要方式,对派驻检察室有着正确的定位和高效完善的运行机制,有助于强化检察院对监管场所执法行为的监督实效,大大提高人民检察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能力,从提升监所检察在检察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