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发性早产-宫颈托

来源 :第九届产科危急重症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正常分娩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ovey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1SPTB的现状2宫颈托&SPTB3一妇婴的数据4小结1早产死亡率1早产病因构成1SPTB各种病因1宫颈机能不全诊断手诊?探宫?宫腔镜法?病史和超声法?输卵管碘油造影法?1 宫颈机能不全治疗卧床休息?限制同房?防治感染?体重管理&预防性宫缩抑制剂?孕激素 vs 宫颈环扎vs宫颈托?宫缩抑制剂的选择&脑神经的保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开展无保护会阴接生前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013年3-9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1176例),采用非平卧位(半卧位1166例,俯卧位10例)分娩,助产士坐位或侧位接生,于宫口开全后用无菌石蜡油进行产道润滑,胎头着冠后助产士指导产妇哈气,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去年同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
会议
Gynaecology and TVL diagnostic potential Findings and target tissues for check up-posterior part of the uterus-utero sacral ligaments-fallopian tubes and their fibria-ampulla of the salpings-ovarian s
会议
目的 探讨通过愉快因子刺激的心里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状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2011年3月-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作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分析,随机分层选取40例产后抑郁产妇,使用愉快因子刺激干预,用t检验对照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差异性,用卡方检验对照治疗前后的母乳喂养率。结果 采用愉快因子刺激干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有显著差异性,母乳喂养率也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通过愉快因子刺激干预,可减轻产后抑郁
会议
TOL:Initial studies TOL:Neonatatal consequence·Leung et al,AJOG,1993 -106 uterine ruptures·Peerinatal death or asphyxia -Total rate of 11%
会议
焦点全球化剖宫产率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问题不可回避;由于瘢痕造成了子宫肌壁的薄弱,使妊娠和分娩风险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不可忽视;众所周知中国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加之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问题需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相关名词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OLAC, 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择期重复剖宫产(ERCS, elective r
会议
病历介绍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率 2%~3.5%单胎PPROM 2%~4%双胎PPROM 7%~ 20%再发风险 16-32%胎盘旱剥 4-12%对足月和未足月PROM妇女的临床评估和治疗的最佳方案目前尚有争议处理取决于孕龄和对早产相关风险评估以及期待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宫内感染、胎盘早剥和脐带意外的相对风险的评估基于适当管理的结局研究、已验证的处理指南、共识和专家意见
会议
提纲背景资料自身输血概念、分类及优点产科如何开展回收式自体血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中应该关注的问题背景资料产后出血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会议
概念在高剖宫产率的形势下,减少所谓"胎儿窘迫"至关重要.关键是既要正确诊断处理胎儿窘迫,减少或避免新生儿并发症,又要避免过度诊断,错误干预.诊断胎儿窘迫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存在检测手段的间接性、即时性,现有指标的不确定性,且胎儿附着物异常难于发现.就目前国内现有检查手段中,分娩期胎心监护有其特殊地位,临床医生需要通过分娩期胎心监护发现真正的胎儿窘迫.
会议
背景近30年,双胎发生率逐年增加,目前已达3%左右.与单胎比,死胎增加5倍,新生儿死亡增加7倍,主要与早产并发症有关.背景改善双胎妊娠结局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如何预测、预防早产.但本讨论不包括这一内容.需要提前终止妊娠的孕产妇并发症增加:如PE,ICP,GDM等,因其终止妊娠的时机与单胎妊娠相同,故这也不在本讨论范围.
会议
妊娠高血压疾病指南2012.6中华妇产科杂志颁布2012年版主要参考文献:Diagnosis,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Canada. 2008, Volume 30,Number 32013.11 美国妇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