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棚胁迫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品种叶片水势的研究

来源 :植物需水与调控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xing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给小麦抗旱性鉴定中叶片水势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设置干旱胁迫(D)与非胁迫(W)两种水分处理,研究了21个冬小麦品种苗期(X1)、抽穗期(X2)和乳熟期(X3)的叶片水势(LWP)变化及其与籽粒产量(V)、抗旱指数(DI)、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LWP值下降,但下降幅度在生育期间和品种间存在差异,苗期、抽穗期和乳熟期的LWP分别平均下降0.34、0.21和0.12Mpa,品种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4.1%、-43.3%和-98.3%,强抗旱品种LWP高,下降速度慢。回归与通经分析表明,/LWP与Y/DI、WUE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DI>rwue>ry,但不同生育期的LWP对抗旱节水性有交互弥补或抵消的效应。综合分析认为,抽穗期LWP选择-0.2527mpa~-0.1702mpa,利用LWPXl,LWPX2,LWPX3相互结合利于评价抗旱性;以LWPX2为主,兼顾LWPX3评价WUE,兼顾LWPX1评价产量的策略,是抗旱节水小麦较理想的水分状况评价与选择决策。
其他文献
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是大豆等少数豆科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抑制癌细胞生长、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率、缓解更年期症状和防治骨质疏松等功效。天然大豆中95%以上异黄酮是以各种糖苷形式存在,主要包括黄豆苷(Daidzin)和染料木苷(Genistin)。被摄入机体的大豆异黄酮糖苷在肠道和肝组织中存在的β-葡糖糖苷酶作用下首先被水解为苷元,进而被胃肠道内的
本文就无能耗发酵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在可食性农产品废弃物方面的应用作以阐述,以期为实现节能减排,减缓气候暖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保证农业持续发展献言划策。
利用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和酵母菌富含脱氢酶等氧化物酶的特性,把三种菌混合扩大培养后制备成微生物肥料,修复镉污染的土壤生态环境。结果表明,加入2.5%菌剂就可以修复镉污染的土壤-微生物-植物生态系统。
本文介绍了生物储粮防护剂多杀菌素,重点讲述了其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了多杀菌素在储粮综合治理系统中的定位。
荒漠草原处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干旱,降雨量低,草原植被生长严重受到干旱威胁,因此该区植被退化、草地荒漠化严重。为保证荒漠草原植被有效利用降雨,本文对草原植被施加保水剂,降雨天气吸收水分,干旱天气缓慢释放水分延缓土壤水蒸发,保证一定时段内作物持续吸收水分,并在野外布置了采取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的试验小区,通过野外监测土壤含水量、植被长势、样方调查等,分析了不同形式施加保水剂的应用效果。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分根区交替灌溉(APRI)对烤烟耗水量、烟叶产量与不同部位烟叶比例、烟叶总氮、钾和烟碱含量以及氮碱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CI)相比,伸根期APRI处理在产量变化不明显的前提下,节水4.83%,中部烟叶比例提高3.80%,烟叶中氮、钾含量分别提高5.57%、28.11%,烟碱含量降低25.70%,氮碱比提高39.92%,比值为0.92,达优质烟叶标准,其中
本文以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甘薯(T)及未转基因甘薯(N)为实验材料,研究在旱后复水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及未转基因甘薯抗氧化防御系统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水分胁迫引起甘薯根系超氧阴离子(O2)含量增加;胁迫12及24h后复水,O2含量会逐渐回落,而从48及72h胁迫中恢复时,O2含量则先在复水初期维持较高水平然后降低,转基因甘薯根系O2含量始终低于未
本文回顾了吉林省旱稻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历年的研究课题,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抗旱性鉴定与筛选,介绍了旱稻的研究现状,主要是承担国家旱稻品种区域试验,旱稻育种与栽培,研究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从节水稻作的角度,概括了吉林省水资源的情况以及旱稻需水特点,在吉林省中部地区的试验结果说明,旱稻的一生只需灌1~2次水就可以正常生长、成熟,提出早稻种植中的问题,探讨早稻发展的前景。
为探明保水剂施用后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叶片水势及光合特征等作用机理,本文通过采用保水剂大田试验,测定了保水剂不同用量(0,30,60,90 kg/hm2)的土壤水分、叶片水势及光合特征等。结果表明:(1)0-20cm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为“N”形,即从返青期开始逐渐增加,孕穗期到灌浆期迅速下降,收获期土壤水分升高。20—40cm的土壤含水量在生育期内变化趋势呈“W”形,返青期最高,拔节期降低,孕穗
本文对大田取得的产量与耗水量资料进行经济分析,求得作物产量与耗水量关系,提出了利用这一关系确定经济灌溉定额的方法,进而求得获得最大效益时作物的最优种植布局,具有普遍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