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型钌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反应及载体的研究

来源 :第4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zs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Ru为活性组分,采用初湿浸渍法以SiO<,2>和Al<,2>O<,3>为载体制备负载型钌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催化性能,通过TG、XRD等检测手段研究了CO在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以及载体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以Ru/Al<,2>O<,3>为载体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性能优于以SiO<,2>为载体催化剂上C<,2>选择性氧化性能。
其他文献
分别用Hammett指示剂法、表面零电荷点ZPC(Zero Point ofCharge)、CO化学吸附和CO(NH)TPD法对试剂级MgO(R-MgO)及纳米MgO(N-MgO)表面酸碱中心的强度和数量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对芥子气催化降解情况。R-MgO和N-MgO为典型的碱性氧化物,其pH、pKa和pH值都相差无几,N-MgO表面碱中心的数量远大于R-MgO,表面几乎不存在室温能够吸附NH的酸
以不同方法制备了NiVO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AAS、H-TPR和XPS等技术表征,分析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VO催化剂纯度、晶化程度和表面物种的影响以及与丙烷氧化脱氢(ODH)制丙烯催化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晶化程度、纯度和催化性能最佳。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表面活性氧物种O和V物种的含量有关。
在200mL小型单段串联加氢装置上,利用研制的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在一定的加氢工艺条件下,对蓝星石油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催化裂化柴油进行试验,加氢后的柴油十六烷值提高9.6~14.3个单位,柴油硫含量小于50μg·g。
综述了离子液体在萃取水中酚、醇和酸类物质、染料废水的脱色及降解有机氯农药、溶解核废料、降解废旧光盘、吸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CO、SO,脱除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等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溶剂",萃取率高,溶解能力强,不易产生二次污染,可以循环使用。
γ-AlO因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的孔径分布、较好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地用作催化剂的载体,尤其在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上,要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但是高温条件下γ-AlO易发生相变和聚集,因此提高氧化铝的热稳定性成为研究的焦点。针对以上问题综述了近年来改善γ -AlO高温热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茴香醛是一种重要的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香料、化妆品、医药和电镀等领域。目前茴香醛产品大部分是采用化学法合成,产品不能满足人们对天然香料的日益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可以替代化学法的新型工艺。生物催化法是获得天然茴香醛最有前途的替代方法之一,符合绿色化学要求。概述了当前茴脑深加工制取茴香醛的方法和茴香醛生物合成的研究现状,展望了以广西特产的天然香料资源──八角茴油中的主要成分茴脑为
采用微波加热合成离子液体[Bmim]PF,然后在该离子液体中用微波辐射加热制备硅藻土负载的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用XRD和SEM对其进行测试和表征;并在高压汞灯下用罗丹明B溶液对其进行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负载在硅藻土表面的TiO晶型为锐钛型,晶粒平均尺寸为10.7nm,纳米TiO在硅藻土表面形成很好的包覆;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降解作用,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其降解率可达到99%
采用自制的CuCl/C催化剂进行偏氯乙烯液相催化调聚合成1,1,1,3,3,3-六氯丁烷(简写HCC-230fa),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其反应的影响,得到较适宜条件:n(乙腈):n(CuCl):n(CCl):n(偏氯乙烯)=(1.5~2.5):(0.005~0.1):(1.5~10):1,反应温度(100~180)℃,反应时间(10~25)h,压力
采用自行研制的催化剂对二氯甲烷进行气相氟化反应合成二氯甲烷。催化剂具有较长寿命,可多次再生。反应在较低的反应温度、较短的接触时间、中等压力和较高n(HF):n(CHCl)优化工艺参数下进行。200t·a装置运行结果显示,二氯甲烷的单程转化率>80%,二氟甲烷的单程选择性>85%,产品纯度达到99.9%。
对双环戊二烯(DCPD)在固定床连续反应装置上一步反应得到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exo-THDCPD)的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对通过浸渍法制备的一系列负载型催化剂在固定床评价装置上进行了考察,筛选出对目标产物exo-THDCPD具有较高选择性的Ni/ReY催化剂,并对该反应体系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较好的一步法合成挂式四氢双环戊二烯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