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介孔材料/Pt 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a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t 电极因具有化学惰性本身不参与电极反应,在一定的电势范围内是理想可极化电极而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化学领域中。介孔材料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径大小连续可调等特点,而离子液体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电化学窗口宽的优势,故此开发了一种离子液体/介孔材料/Pt 电极,并研究其电化学行为。
其他文献
微流控芯片-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通量高、分析耗样量低等优点,有鉴于对自动化、功能化芯片-电喷雾质谱分析平台的需求,我们通过在芯片中集成PDMS 薄膜气动程控微阀,实现了对芯片中液流方向的调控,并将其应用于农药的靶标抑制活性评价及豆芽发育全过程的植物激素的实时代谢监测。
界面精准动态测量的挑战在于亟需建立动态、原位、实时、具有高时空分辨的界面分析新方法。本研究设计制备了单个固体光电纳米孔道界面,建立了单分子界面构建新方法[1-2]。
纳米晶的传统制备方法有很多,如机械研磨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模板法等。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如苛刻的实验条件以及需要宏观批次式的反应器。
离子在生物纳米通道中的传输与生物过程密切相关,并受各种外界刺激的调控。多价离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界刺激在调节离子输运特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1]。
传统植物学研究中,植物种子萌发及植物根系发育的实验多在土壤或者琼脂平板上进行。例如基于琼脂平板的种子萌发实验,涉及种子摆放、培养基更换、种子萌发计数等。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且不利于跟踪观测种子萌发后根系及枝叶的后续发展。
基于膜的离子分离技术具有无污染、能耗低、易集成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水淡化和净化领域。近年来,新材料(二维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等)的不断涌现和对纳流控理论的深入理解极大地推动了离子分离技术的发展[1]。
玻璃微流控芯片是现代微芯片实验室的核心部件,其使用性能较树脂芯片有绝对优势,但玻璃材料的加工成本高昂限制了其进一步普及,模压成形技术是目前最有望实现玻璃微流控芯片高效、低成本加工的技术手段。
两种聚合物、一种聚合物与一种盐或是两种盐,在适当浓度或在一个特定温度下相混合即形成双水相系统(aqueous two-phase system)[1]。最近,水两相系统显示出可快速生成微米级液滴的巨大潜力,且无需繁琐的后处理。
微流控液滴具有反应速率快、反应条件稳定和升降温迅速等特点。本文基于微流控液滴技术,将常用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Au 纳米粒子(Au NPs)与Ag2S NPs复合,合成了Au-Ag2S Janus NPs,利用该技术制备的纳米粒子形貌均一,具有制备时间较短等优势,并对其SERS 和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微流控液滴技术是微全分析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液滴操控在化学、生物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1]我们通过在形状记忆材料中掺杂光热材料使之具有光热响应性,利用微加工技术将形状记忆材料加工成超疏水的微柱阵列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