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高性能灌浆水泥流变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八届水泥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SEM、XRD、Malvern激光粒度仪、表面电位分布仪、旋转粘度计等现代测试技术对材料的粉体特性、表面性能、矿物组成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应用材料科学理论研究材料的组成、粉体特性、表面性能等与流变性能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超细粉煤灰具有较高的表面电位,能提高超细水泥浆液的流变性能;减小浆液的经时流变性损失;改善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虽然矿渣表面电位也较高,但它降低了超细水泥的流动性;其作用机理是超细混合材的静电斥力作用、滚珠效应、填充分散作用、对高效减水剂的缓释作用.
其他文献
安彩动力区C90空压机在运行4个月后,在冷却器冷却水管内壁出现水垢,冷却效果显著降低,严重影响空压机的稳定运行。为保证空压机长期稳定运行,本文将对结垢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空压机冷却水系统稳定运行方案。
本文主要讨论了用偏光显微镜鉴定玻璃麻点和结石的顺序,以及如何用偏光显微镜鉴定彩色显像管玻璃生产中常见的缺陷,研究了析晶麻点、结石;金属氧化物麻点;模具麻点;通道落灰麻点、结石等缺陷产生的原因和鉴别特征。
本文根据等离子体显示屏(PDP)的制作工艺分析了基板玻璃应具备的性能特征,提出了基板玻璃在等离子体显示屏制作中的使用注意事项。通过高温熔化实验,采用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热重分析,与普通无色浮法玻璃进行对比,初步探讨了的熔制机理,提出PDP基板玻璃形成过程的速度同样取决于石英砂颗粒的溶解速度;发现在PDP玻璃的熔制过程中的强吸热在840℃~1200℃工艺区间。
新能源是相对于常现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能源形式.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进程中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解决能源问题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新能源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中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简要介绍无机材料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中可能起的作用.
本文研究了粉煤灰、矿渣、硅灰掺合料在配制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时所起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掺合料单掺效果不及复掺;用堆积密度为503kg/m、简压强度为3.08Mpa的页岩陶粒,复合掺入20℅的磨细粉煤灰合20℅的磨细矿渣,可配制出塌落度267mm、扩展度650mm,28天强度为28.8Mpa,表观密度为1804kg/m的免振捣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轻集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大流动性轻集料混凝土的性能有
采用复合型固体碱性激发剂,研制出了一种具有早强、高强和优良耐蚀性的碱-矿渣-赤泥水泥(以下简记ASRC水泥).运用现代测试方法对ASRC水泥水化过程中硅酸盐物质的结构变化和硬化水泥浆体的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ASRC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硅酸盐物质经历首先在碱性激发剂作用下的结构解离,然后再由低聚合度硅酸盐物质转变成高聚合度硅酸盐物质的变化过程;水化产物主要为C-S-H凝胶,并且具有
文中研究了水胶比、砂率以及矿物掺合料对轻集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矿物掺合料在轻集料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在相同配比条件下,矿渣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轻集料混凝土的强度;掺加10℅的硅灰和10℅的矿渣配制出了7天强度即达到50Mpa以上的CL60高强轻集料混凝土.
根据材料复合叠加原理配制出了超细高性能复合水泥(Microfine high performance composite cementitious materiais,简称MHPCC),水泥只占胶凝材料的45℅,其强度可以超过纯超细硅酸盐水泥,文中按逐次迭加原理和正交设计理论进行实验设计,对软件的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用SEM对其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高掺量粉煤灰超细水泥中合理
结构轻集料混凝土一般为砂轻混凝土,即细集料为河砂,粗集料部分或全部采用轻集料的混凝土.由于轻集料与河砂的密度相差悬殊,砂轻混凝土的离析问题十分严重,很难满足现代混凝土建筑泵送施工的工艺要求.文中通过数学模型分析推导出影响砂轻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了减少砂轻混凝土离析问题的关键技术.
通过宏观性能实验及MIP、TG等测试手段,研究CA与CAF含量互补变动对道路硅酸盐水泥熟料性能的必需民的影响.研究表明:(1)提高熟料中CA之含量对于提高熟料3d强度、使水化试样获得较佳早期(14d测试龄期之前)干缩值均为有利,原因是其水化试样在早龄期可产生较多胶凝相;(2)当熟料中CAF含量在小于等于18wt℅范围内时,CAF含量愈高则熟料28d强度愈高、水化试样后期(14d测试龄期之后)干缩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