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配位方式的Eu(III)杂多元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来源 :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具有特定配位方式的Eu(III)杂多元配合物的靶向合成,本研究首先采用稀土硝酸盐与β-萘酰三氟丙酮(NTA)和二苯基亚砜(DBSO)配体反应合成先导化合物,然后利用对甲氧基苯甲酸(POBA)取代先导化合物中的硝酸根实现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利用先导化合物中β-萘酰三氟丙酮和二苯基亚砜配体形成的较大空间位阻阻禁羧基桥式配位,实现了羧基双齿螯合配位的靶向合成。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与荧光光谱等手段对相关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根据表征结果推测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齿螯合型配合物 Eu(NTA)2(POBA)(DBSO)2 比混合配位型配合物Eu(POBA)(NTA)2(DBSO)2 具有更好分散性能与激发效果以及更高的发光量子效率,并出现主发射峰劈裂弱,发射峰半高宽变锐的特征;而混合配位型配合物Eu(POBA)(NTA)2(DBSO)2 比双齿螯合型配合物Eu(NTA)2(POBA)(DBSO)2 具有稍好的热稳定性。得到了两种鲜艳红色的高效荧光材料。
其他文献
采用物理包覆方法,经模压成型,制备了200KHz下Q约为15,μe大于等于55的Fe78.4Cu0.6Nb2.5Si9.5B9非晶纳米晶复相结构磁粉芯。对影响磁粉芯性能的重要因素如粉体粒度及配比、添加剂含量、成型压力、热处理温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0-1000KHz的频率范围内,磁粉芯有效磁导率μe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磁粉芯有效磁导率μe随着粉体粒度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压力增大而增大,品质因数
The magnetic and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epitaxial La0.7Ba0.3MnO3 films on LaAlO3 substrat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n SrTiO3 substra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ferromagnetic an
在传统模型中,介电常数的电场依赖效应是通过实验曲线拟合得到的,缺少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有文献指出铁电非线性(极化)对电压–电流特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尽管已有相关模型研究这种影响,但模型中存在一些缺陷。在本文中我们利用铁电极化的导数得到介电常数,进而获得空间电荷限制电流。为了验证我们模型的有效性,以(Ba,Sr)TiO3薄膜为例,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铁电参数和薄膜厚度对漏电流的影响。模拟出的电流-电压
处于准同型相界(MPB)附近的0.80Na0.5Bi0.5TiO3–0.20K0.5Bi0.5TiO3 (BNT-BKT20)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无铅压电/铁电薄膜材料。近年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按照0.80Na0.5Bi0.5TiO3–0.20K0.5Bi0.5TiO3化学式中Na、K、Bi的比例和Na、K、Bi均过量10%的比例分别配置前驱体溶液,然后采用金属有机物分解(MOD
本文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低温Cu67Al26Mn6Fe1记忆合金进行了相变温度和组织结构等相变特性的研究。在450℃、850℃、950℃等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利用电阻法测试低温Cu67Al26Mn6Fe1记忆合金的电阻-温度曲线,研究合金的相转变温度及其变化规律;采用低温金相显微镜观察记忆合金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的动态马氏体相变;使用XRD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对低温Cu67Al26Mn6Fe1合金进行
A series of single-phased RCo2B2 (R = Pr, Nd and Gd) compounds were prepared by an arc-melting method. The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magnetiocaloric effect (MCE) were studied by the magnetiza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法在室温下快速沉积制备CdSe薄膜,通过考察沉积电压对薄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选择出制备CdSe薄膜的最佳沉积电压。采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HR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所制备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为立方相CdSe,呈纳米颗粒状,部分粒子表现出不均匀团
在水冷铜底冷却凝固条件下,对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法制备多孔铜锰合金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凝固高度的增大,凝固速度和温度梯度都会迅速减小,但温度梯度与凝固速度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凝固初期的凝固方式为快速胞状凝固。随凝固的进行,合金的凝固方式从胞状逐渐过渡到柱状枝晶,最后转变为等轴枝晶。定向生长的气孔结构可以在平面、胞状和柱状枝晶等凝固方式下形成,而不能在等轴枝晶凝固方式下形成。铸型温度
以廉价的硅藻土和碳黑为起始原料,碳热还原法制备了高气孔率,孔结构均匀的多孔氮化硅陶瓷。考察了烧结助剂种类和含量对多孔氮化硅陶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SEM)和三点弯曲法对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在烧结后的试样中,除了少量的α-Si3N4,Sialon相Si5AlON7和晶间相Y2Si3O3N4外,其余的都是β-Si3N
本文研究了两种不同组分双结晶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由于两个嵌段的结晶竞争和嵌段间的互相影响,形成了四种独特的球晶形态,分别为窄环带球晶、模板球晶、同心圆球晶和无环带球晶。另外,本文对四种特殊球晶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