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矿-农-城复合区近30年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采用黄土区矿—农—城复合区(平朔矿区)1986年、1996年、2000年、2004年、2009年和2013年的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研究区各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图.利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图,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各种土地利用景观在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采用空间动态度、趋势和状态指数分析了土地利用景观在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景观类型层面:农用地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受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影响增长明显,而损毁土地呈现直线型增长.二级景观类型层面: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破碎化程度加剧.林地、草地呈现对称式变化趋势.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扩展明显,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呈现"先分散、后集中"的趋势.露采场、剥离区、排土场的面积呈现交替螺旋式增长趋势.土地利用景观转换的阶段特征明显,2009-2013年期间各景观类型的转换速度最快.土地利用景观转换的区域特征明显,尤其是露采核心区.研究区增长缓慢型景观类型在逐渐增加,并且双向转换频繁,呈平衡态势.从不同研究期来看,1986-1996年为转入极端非平衡阶段,而其他各期均为双向转换平衡阶段.矿—农—城复合区的发展应遵循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加强统一规划,升级城镇与矿区产业链,统筹矿—农—城发展,使整个土地利用景观系统处在平衡状态.
其他文献
云南是一个山地多、坝区(平地)少的山区省份,由于坝区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多数城镇分布于坝区范围内,然而当前坝区土地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城镇向宜建山地发展是未来云南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为此,建立一个山坝统筹的城镇发展模式是未来云南省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合理布局云南省山地区域城镇发展格局的过程中,山地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至关重要.因此,积极探索山区
在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综合评分法、变异系数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协调度进行评价及其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子系统差异呈现出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呈"两心环形"分布格局,中部地区的城市圈辐射效应较为明显;山东省城镇化子系统间发展协调度差异呈现出人口-经济协调度>人口-生态协调度>人口-社会协调度;综
乡村工业用地合理布局是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基础,探析其布局模式可为协调乡村用地布局与环境背景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归纳平谷区乡村工业用地的布局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乡村工业用地的规模特征与集聚特征,刻画了乡村工业用地与农村居民点间的工住关系.结果表明,在城镇化、地理背景条件与宏观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平谷区乡村工业用地规模呈明显的圈层结构,集聚特征区域差异显著,工住混杂现象呈由弱到强交替性变化.按
农地整治对协调人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城镇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农地整治项目成功必须依赖于项目区农民的支持和配合,农民有效参与是提升农地整治项目绩效的重要途径.,农民有效参与的政策制定必须基于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把握之上,本研究正是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本文基于人因系统理论从农民的参与能力、参与机会及参与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农地整治项目农民有效参与的影响因素;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
农地整理项目建后的监管与维护是农地整理基本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论文在分析农地整理建后管护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开发了农民满意度绩效量表,引入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构建农地整理建后管护的"组织结构—管护行为—管护绩效"的分析框架.论文以湖北省赤壁市黄盖湖农场和嘉鱼县潘家湾镇为研究区域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比率标度法和熵权法生成绩效测度的组合权重并得到满意度绩效,运用调查数据检
With SPOT—NDVI data and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data, a remote sensing inversion was performed on multiple cropping index (MCI) in 2000, 2005 and 2010 in the Bohai Rim in China and the factors influen
农村居民点重构作为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城乡空间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以秦皇岛市昌黎县马坨店乡为例,构建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城镇化能力和村庄搬迁成本综合指数对全乡32个村进行评价排序,并确定出中心村、一般行政村和基层村以及相应的调整对策.通过重构,将全乡建设为10个新型农村社区,绘制出马坨店乡村庄重构规划图,确定了各村保留或迁移情况.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压力(P)—状态(S)—影响(1)—响应(R)"模型框架,探究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联系.农户生产行为的压力分有形压力和无形压力,有形压力主要来自于农业种植规模、农地产出、科技和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环评和监评体系,无形压力主要来自于土地产权制度、农业政策、农户环保意识、小农思想和生产惰性、农村市场化程度.在双重压力作用下,农户会调整生产规模
通过1979-2007年华北平原传统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探讨土地非农化规律,为粮食安全,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构建土地非农化评价模型,运用遥感技术等方法获得的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非农化进行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中的耕地持续减少,林地、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土地非农化加速明显,粮食总产量受到挟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土地非农化加速:粮食单产的提高淡化了土地非农化
以寨沟小流域不同年限退耕地为研究对象,并以坡耕地作为对照,分层采集土样,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土壤物理性质及有机质含量变化明显,且时间越长,变化越显著,主要表现为土壤容重变小、孔隙度增大、持水能力增强、自然含水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更有利于涵养水分和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