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工业级MAP装置技术改造总结

来源 :全国第37次新型肥料技术年会暨第三届黑龙江肥料产业发展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ji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10 kt/a水溶性工业级磷酸二铵(MAP)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过程控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不断技改与完善,包括一次净化剂使用的改进,二次净化剂的使用,板框压滤机选型,浓缩流程,结晶槽选型,产品离心机重新选型等,改造后工艺指标能满足生产要求,同时MAP质量和产量均得到提升.
其他文献
利用TIG焊接快速成形的方法成功制备了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多道多层块状试样,并对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显微组织分析表明,沉积态试样组织宏观上呈以基材为基底的外延连续生长的粗大柱状晶特点,层与层间过渡不明显;无宏观冶金缺陷存在,仅存在少量弥散分布的尺寸2μm的细小气孔;试样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再结晶过程,且发现不同区域的再结晶晶粒尺寸和分布不一致,试样底部晶粒尺寸最小、分布更均匀,越靠近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2CrMo钢表面制备了中锰铁基合金熔覆层.采用OM、SEM、XRD、显微硬度仪及SRV4摩擦磨损试验机对不同扫描速度下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不同扫描速度下熔覆层均由熔覆区、热影响区和基体三部分组成,其组织由下至上依次为平面晶、树枝晶和胞状晶,且随扫描速度增大,组织细化;熔覆层组织由马氏体和奥氏体两相组成,且随扫描速度增大马氏体含量略有增
本文对"两步法"工艺再制造液压支架立柱进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了喷涂距离、喷涂电压、喷涂电流等喷涂工艺参数对JG-3铁基合金粉末粒子沉积的影响及涂层厚度、熔覆线速度、熔覆步距等熔覆工艺参数对熔覆层表面形貌的影响,检测了优化后喷涂粒子的速度及温度,分析了熔覆层的表面形貌及剖面显微形貌,结果表面,影响JG-3铁基合金粉末粒子沉积的喷涂工艺参数主次顺序为:喷涂距离、喷涂电流、喷涂电压,影响熔覆层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调制周期λ=12nm,20nm,40nm的Cu-Zr纳米多层膜,调制比η=1.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多层膜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利用纳米压痕仪在0.0ls-1、0.03s-1、0.05s-1、0.1s-1、0.2s-1、0.5S-1应变速率下进行连续刚度实验.Cu/Zr纳米多层膜随应变速率升高出现了应变硬化现象,且通过激活体积和应变速率敏感指数的分析表明形变机理是
采用激光气体氮化与同步送粉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在Ti6Al4V合金表面原位合成了TixAly-TiN复合涂层.通过XRD、SEM、OM、EDS、显微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该复合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及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TiN和TixAly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沿激光熔深方向TiN含量下降,TixAly金属间化合物含量上升.涂层无裂纹和孔隙,厚度较均匀,涂层与基体间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
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金相显微镜、纳米压痕仪、表面性能实验机,系统分析了不锈钢基体上不同Mo含量CFN/MoS2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o元素的增加,复合膜表面粗糙度降低,膜层表面更为致密平整;力学性能及膜层结合强度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Mo靶电流为3A时取得力学性能最优异的CrN/MoS2(3A)复合膜.
才45#钢表面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铝基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采用正交试验法系统研究了喷涂电流、喷涂电压、喷涂距离、喷枪移动速度和雾化空气压力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喷涂电流160A,喷涂电压36V,喷涂距离200mm,喷枪移动速度300mm/s,雾化空气压力0.7MPa.采用优化参数制备的涂层组织结构致密,孔隙率为1.13%,硬度可达HV0.1392.
采用搅拌摩擦加工-(Friction Stir Processing,FSP)的方法,通过在1060A1表层添加2.3μm的纯Ni和Ni+X(SiC、La2O3、PTFE)混合粉末制备了Ni/Al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增强复合材料,采用光学显微镜,SEM对试样进行组织观察,XRD、电子探针(EPMA)对试样进行成分及物象分析,研究了混合粉末对制备过程中控制粉末团聚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纯Ni粉进行制备N
采用无/有柔性摩擦辅助电沉积技术在不合添加剂的Watts镀液中制备了超细晶和纳米晶镍镀层.对比研究了两种镍镀层的显微结构、纳米压痕力学性能以及干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纳米晶镍具有比超细晶镍更加细小均匀的晶粒尺寸、更大的纳米压痕硬度、弹性模量以及硬模比.两种镀层的主要磨损机制均为粘着磨损,但因载荷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摩擦学行为.在低载荷(1~3N)下,纳米晶镍的表面粗糙度低,磨损表面相对平整致密,因
利用铬镀层的钝化能力、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反射能力,可实现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以及日用五金等零部件的防护装饰性目的,既防止基体金属腐蚀,又美化产品外观。本文从环保、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了三价铬、Sn基合金、Co基合金以及Ni基合金代防护装饰性六价镀铬。电镀Ni-W、Ni-Co合金以及化学镀Ni-P合金具有相对绿色环保和稳定的镀液体系,光亮的镀层外观和良好的耐蚀性,适当的镀层硬度和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