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激光雷达对不同降水性质云的退偏振比探测分析

来源 :第四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tgwdrtwertw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微脉冲偏振激光雷达对三次不同降水性质的云在降水发生前的退偏系数进行了探测,对照分析了同步观测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垂直剖面图。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对云的退偏振比探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三次降水过程的退偏振比峰值随降水时间的逼近从高层逐步下降,退偏振比大于0.2的峰值一般出现在6km以上的高层,2~6km的退偏振比多维持在0.1~0.15之间,2km以下退偏振比都小于0.1,且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其他文献
微波遥感已发展成为对地侦察和观测大气与地球表面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高频微波元器件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波波段已从毫米波向亚毫米波拓展。本文阐述了亚毫米波辐射计在大气参教遥感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亚毫米波大气传输理论、大气传输模式以及亚毫米波辐射计在大气温度和湿度廓线的反演、卷云遥感以及云和降水的探测方面的应用,通过对亚毫米波辐射计的介绍,我们能对其遥感大气参数的能力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文介绍一套新型六通道地基大气温湿探测微波辐射计。辐射计的接收机设计采用了数字增益自动补偿技术,该技术通过测量参考基准源相应的输出量的变化进行增益补偿,保证整机的稳定。在高灵敏度的需求下,为了克服控温电流波动时接收机的影响,采用了与机箱环境温度相同的匹配负载作为参考源,因此参考源输出的噪声温度会随着机箱温度升高而变化,导致测量误差,需要采取环境温度变化修正方法消除此测量误差量,保持系统的稳定。
本研究在收集、总结国内外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正在高速发展的扬州市为例,利用不同时相的TM数据、CBERS—02的CCD数据和中国资源卫星二号星的全色数据,在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裁减、增强和融合处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主要地物信息快速准确提取的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扬州市从1989年到2007年这十几年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乡用地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城市用地的扩展主要侵占大量的
本研究在周期性极化的铌酸锂晶体中,利用连续的钛宝石激光器和Nd:YAG激光器,产生了2.8—4.8μm的连续可调谐窄线宽中红外光源。该光源可用于高分辨率光谱和实际大气中痕量气体的检测。利用该光源我们检测了实际大气中CH6、N2O、CO等痕量气体,显示了中红外光源在痕量气体检测方面的优越特性。
本研究基于均匀平行球面大气分层的假定,提出了利用太阳光度计测量数据确定两层大气平均消光系数的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CIMELCE-318仪器实际测量数据,获得了较为合理的结果。
本文对2002年4月4-5日的一次层状混合降水云系降水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降水过程中云系的发展和结构特征。利用雷达资料、卫星资料对云顶亮温、雷达反射率进行分析,并采用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数值模式MM5对此次过程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进行对比。揭示了云系冷锋-气旋云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云系的结构特征。
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技术中心提供的,包含有实际探空气球在各个气压层上精确的经纬度信息的新型探空资料.对2004年全国的探空气球漂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空气球主要以纬向漂移为主,冬春季漂移距离大,夏秋季漂移距离小;除青藏高原地区外,一般在500hPa出现明显漂移,且在500hPa到100hPa之间,漂移十分迅速;我国自西南到东北,漂移量总体呈增大趋势,且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变化,能
本文针对县级气象台站,在市县视频会商中存在的“只听其声不见其图”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从气象信息图像生成到快速浏览的完整的解决方案,实现了气象信息图像产品的迅速组织和编辑,从而充分发挥县级视频会商系统的“双流”作用,提高了视频天气会商的质量和水平。
利用遥感手段对大面积水体进行水质监测是比较典型的水体环境遥感监测手段。本研究利用地物光谱仪测定了巢湖水面的光谱反射率,并在分析光谱反射率与同步叶绿素a浓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大气校正后的EOS/MODIS数据,选择最佳波段组合,定义了叶绿素a指数CI,建立了MODIS巢湖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模型,检验得到相关系数R2=0.5079。
本研究从不同植被NDVI随季节的变化出发,通过对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多时次NDVI曲线的波形的分析,研究了一种地表覆被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曲线方差S、经过傅利叶变换以后各次谐波中最大振幅特征K以及最大振幅在1-6次谐波振幅总和中所占比重R这三个参数的组合,来进行地表覆被类型的分类。通过计算分类的混淆矩阵以及与部分地区实际地表情况的对比分析,说明该分类方法,能根据不同种类地物不同季节内绿度值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