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建设研究

来源 :201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j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自身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对新思想、新观念的好奇心决定了高校网络辅导员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而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和运用是对当前高校网络辅导员工作手段、渠道、模式的辅助、改革和完善,这也对网络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职业能力要求。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民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改革,不断地优化完善,自1985年邓小平提出素质教育概念至今30余年,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2014年李克强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全国开始掀起创新热潮,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成了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也被社会赋予了极高的期望.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本科教育以"博通"为培养方向,研究生及更高层次教育转向
深化大学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是中国大学近年来工作的重点和核心所在。由于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基层教研组织功能的弱化以及教学支持性文化的欠缺,导致目前大学教师教学研究热情和动力不足,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践滞后,难以很好地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剧烈变化对大学教师的挑战和机遇,难以有效地履行互联网、数字化时代赋予教学变革者的重要职能。在大学管理者和教师普遍关注将教学学术从理念落实到行为层面的背景下,
为使兼职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本地化、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总部与分部、“5+1”所开放大学之间就需要建构普遍的共同体信念,营造共同发展愿景,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真诚开放、共享实践成果。通过培育专、兼职教师的共同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将一系列管理行为化作教师个人的责任担当。遵循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理念,以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务实的实践,增强兼职教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功能,
从“共同体”概念的人与人关系,明确到大学“师生共同体”的教师与学生,从追求共同的精神意识、归属感与认同感,到共同的学识进步和人的发展,大学“师生共同体”的学说有利于深刻认识大学的精神与价值。“师生共同体”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突出的是师生共学共成长的未来走向,当今世界信息时代横空面世,信息化的知识模式、信息化的生存模式冲击着所有的传统行业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不限时地向每一个人提供知识,包括大学课程
21世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知识在信息爆炸中疾速增生,认识在不同情境中多维生成,教育在终身学习中持续发展,知识的稳固性、认识的绝对性、教育的权威性不断受到挑战.伴随人类个体性发展的日益复杂多样,倡导交往对话、多元共生的共同体发展成为世界性潮流,教育领域中的"师生共同体"重构也在不断涌现,呈现迥异于现代教育传统的新时代特征.其发展愿景与教育的传统观念、行为习惯、既成格局形成对峙之势,在理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确保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线教师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专家学者探求的重大理论课题.近年来,高校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了扎实、大胆的探索,教学改革进入一轮新的高潮.一些改革创新举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甚恰当,甚至有偏激之虞,值得进行
现代远程网络教学及支持服务质量是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教学评价体系是实现网络教学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估的必要手段。由于远程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师生之间教与学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更需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此外网络教学的资源无论是数量还是共享性方面都为学习者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有力支持。所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远程教学评价体系对现代远程网络
中国的高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浓厚的单向管理模式特征,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此带来的规模扩张与质量保障之间的矛盾、办学自主权与国家行政管理间的博弈、市场需求与主体发展目标间的平衡等问题,无一不使高等教育面临内外忧困,巫待突破。高等教育与市场、政府等外部关系处理以及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的变革,促使高等教育理念与方式发生动态变化。“潜隐德育”便是高等教育随
江苏现有普通高校142所(不含独立学院),专任教师11万人.近年来江苏加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成效初显,但还存在领军人才紧缺等问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近期对全省高校高层次人才整体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摸清情况,找准问题,研究对策,促进构筑江苏高校人才高地.
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分析了民办本科院转型发展对策,应紧贴地方经济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深化课程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积极促进产教融合,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发展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