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层厚度对钽钢复合板可焊性的影响

来源 :第五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hi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复层厚度对Ta1/16MnR管板接头可焊性的影响.实验证明复合厚度是影响钽钢复合板焊接性能的重要因素.由于钽与钢的熔点相差悬殊,且焊接时管板接头附近焊接温度场的分布比较复杂,容易引起复合板界面钢基层的变化.在高温下Fe和Ta发生化学反应生成Fe2Ta,这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会导致复合板界面产生裂纹,并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向焊接熔池扩展形成贯穿性裂纹,Fe沿贯穿性裂纹向焊缝熔池扩展,导致焊缝出现裂纹.复合厚度大于2.0mm时,钽钢复合板具有可焊性,且厚度越大可焊性越好,一般情况下合适的复层厚度为2.5~4mm.
其他文献
以三视图合成关键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对象环绕视图模型.对采样空间进行了区块划分,通过计算样本集中相邻三视图间的基础矩阵和三焦距张量,利用所有样本的相机中心构建对象视域凸包,并给出了视域凸包上视图合成的可行性和分片连续性证明.
复杂三维模型的网格简化往往采用几何元素删除型算法.近年来出现的几何图像描述方法开拓了网格简化的新思路.基于相近的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先将三维网格无遮挡、均匀地映射到平面正方形中;再通过正方形中最简网格的自动细化和重采样,得到所需网格简化模型;进而构建多细节层次描述.该方法的网格均匀化采用数值求解方法而非迭代方法,重采样在临近网格点上而非几何图像上进行,算法快速、简单、稳定,且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
基于特征的图像检索在多媒体数据库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介绍了多窗口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与窗口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当窗口的大小固定不变时,对不同的图像的特征提取可能存在特征信息的损失.其次,为弥补特征信息的损失,引入了非线性MSN的特征提取方法.最后,对提取的特征用PCA的方法进行降维.实验结果显示,基于非线性特征提取的MMSN方法比单独采用多窗口的方法效果好.
针对网络虚拟漫游中实时交互难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命令驱动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以减少网络传输流量.首先构造了基于扩展CSG的造型元模型,并在其公共操作命令集之上实现操作历程树,完成了网络交互时的命令驱动三维模型的生成过程.因此,在客户端可通过操作命令集与交互界面通信,构造操作历程树,然后实现操作命令到显示模型的转换,提供新VRML模型以更新显示,从而实现了三维网络实体建模的全过程,可支持网络快速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压力容器和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在其连接部位、焊接部位、腐蚀及填料部位产生泄漏的原因及危害.介绍了动态密封领域内的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带压粘接密封技术、带压焊接密封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讨论了在不影响正常储存和输送的条件下,消除压力容器和管道上不同部位发生的各种泄漏的具体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动态密封技术在压力容器和管道上实际应用效果.
本文通过对经7年服役的加氢裂化反应器DC102在役试块的解剖试验研究,了解了加氢反应器DC102工况对2.25Cr1Mo材料的老化,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服役对母材及焊缝的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而对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较明显.这表明经长期高温临氢服役,材料发生了脆化,并且焊缝金属的脆化程度高于母材.经脱脆处理,冲击性能基本恢复,因此材料的老化是由于高温回火引起的.
3500m天然气球罐是上海1998年重点实事工程.球罐设计压力P=1.53MPa,球壳板材料为WEL-TEN610CF,板厚38mm.由于焊后不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因此在气压试验前后对球壳板Y形焊缝、T形焊缝等部位进行了焊缝残余应力测试,在气压试验过程中对球壳板Y形焊缝、T形焊缝、赤道板支柱部位进行了应力应变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经气压试验后焊缝残余应力有一定下降,应力应变测试表明球罐焊缝及热影响区
本文对圆柱壳开孔接管的应力分析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该结构在内压与主壳受外弯矩情况下的薄壳理论解,其结果可适用于开孔率小于等于0.8.计算结果与实验及数值解能很好地符合,并给出了开孔率0.8情况下的工程设计曲线.
本文主要介绍了模拟波纹管受弯矩载荷作用时各种失稳模态和失稳临界弯矩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并分别讨论了相关几何参数、轴向力对失稳临界弯矩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U形波纹管在弯矩载荷作用下发生失稳时,大多数情况下平面失稳和柱失稳同时存在;(2)壁厚的增加会增强波纹管结构的稳定性,而波形系数、公称直径、圆弧半径的增大会减弱波纹管结构的稳定性;(3)轴向压应力使承受弯矩载荷的U形波纹管更容易发生失稳
本文分析了碟形封头的几何形状,讨论了影响碟形封头应力水平的几何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5.0计算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下碟形封头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整理出了碟形封头的应力增大系数,可作为合理评估碟形封头的应力水平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