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根据作者在汶川大地震灾区的调访,对灾区震害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分析了出现上述震害特点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灾区重建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机 构】
: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学重点实验室 水利水电学院,成都 610065
【出 处】
: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抗震减灾专题学术讨论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作者在汶川大地震灾区的调访,对灾区震害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分析了出现上述震害特点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对灾区重建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公路次生灾害,主要包括桥梁次生灾害、隧道次生灾害、路基次生灾害等。并指出由于地震次生灾害影响巨大,因此在今后道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地震灾害研究中,应高度重视地震次生灾害的研究,加强道路选线和修筑技术的研究。
2008年5月12日,沿龙门山断裂带发生8.0级大地震.强烈地震作用下,山区河谷岸坡产生大量滑坡、崩塌,部分规模巨大,堵塞河道,上游壅水,形成堰塞湖.本文对南坝堰塞湖的河段地质背景、堰塞体工程地质特征和滑坡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治方案。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引起大量山体滑坡,其中在重灾区北川县形成多个堰塞湖,其中在北川东北方向通口河支流复兴沟唐家湾发生了4×107 m3特大滑坡,滑坡堆积体堵塞复兴沟,形成堰塞湖,掩埋部分群众,损失巨大,同时对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有巨大威胁。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就唐家湾堰塞体的形成机制以及稳定性做评价.并提出了应急排险方案.
"5·12"汶川8级大地震,不仅使成千上万的房屋倒塌、数万人死亡,而且使大量的山体产生滑坡、崩塌,也形成了100多个堰塞湖,其中,位于北川县城上游约4.7km处右岸的唐家山山体在地震作用下滑坡堵江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规模最大、危情最为严重.本文对唐家山堰塞坝泄流后的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堰塞体的物质组成及物理力学特性,并对堰塞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本文概述了汶川大地震的基本特征,包括龙门山推覆带的断裂情况、构造变形、同震地表破裂带以及震源机制等内容。
本文对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构造背景、地层与岩性构成等讨论的基础上,重点对龙门山活动构造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及其研究进展做了一个概要性的分析,探讨了汶川地震的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对地震灾后重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本文根据汶川地震的地表迹象考察与思考,得出汶川地震的发震机制及地震波的产生是“弹性回跳”模型所不能解释的。汶川地震的发震机理是应变能导致岩石晶体的物理破裂、化学相变,地震波是由两类爆炸产生,地震过程伴有热量释放。关于汶川地震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本文认为青藏高原物质的受长期挤压呈现流变性,而长期的隆起造成青藏高原较软物质的重力垮塌,喜马拉雅山脉在降低高度,青藏高原的高度也在调整而向东西两侧分流,龙门山
本文以边坡为例,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边坡表层散裂和抛射现象,并试图由此对汶川地震中与抛射有关的边坡破坏现象给出了一个动力学解释模型。
本文介绍了汶川强震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通过调查发现,地貌、岩性、构造对地质灾害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岩性,其次为构造部位,再次为地貌,最后为地形。
通过调查研究汶川地震典型的泥石流形成特征,结合历史上地震泥石流的典型案例,研究汶川地震次生泥石流的形成特征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对策,对汶川地震灾区、城镇、道路、水利水电和旅游景区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中国其他地震带次生泥石流的防治和现有高烈度地震区泥石流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也有利于泥石流理论的提升和规范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