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guang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提高对肺泡蛋白沉积症(PAP) 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被误诊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影像学表现为呈“地图样”及“铺路石样”改变,过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全肺灌洗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uGM-CSF)治疗有效 结论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一次病理活检可能出现假阴性,当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提示PAP时,需多次活检,提高阳性率,以免误诊。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热、气短8月余的一名患者诊断治疗的经过,提高医务人员对不典型性肺结核的诊断意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结核患者延误诊断、治疗、转归的过程,分析病例特点。 结果 随着结核病发病率的升高,各种不典型肺结核或伴并发症亦增多,诊断难度增加。由于合并感染后痰中不易找到结核杆菌,应尽早行痰培养和涂片检查找抗酸杆菌,或行纤支镜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以利于作出正确诊断。 结论 中年男性,慢
会议
目的 探讨肺结核与结节病的关系。 方法 女性,65岁。以咳嗽、气短2周之主诉入院。胸部CT示:双上肺软组织影,右侧胸腔积液。曾患肺结核。当地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给予抗结核治疗2月,复查胸部CT显示未见胸腔积液体征,双上肺软组织影与前片比较增大,伴纵膈淋巴结肿大。 结果 入院后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回示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肺结节病改用糖皮质激素40mg/日口服,联合环磷酰胺400mg/次,1次/月冲
目的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condition that usually affects young men. It is common to see series of related pulmonary manifestations,even in early stage. But the diagnosis of A
目的 通过对我院近年来住院新生儿的调查,以了解目前影响新生儿平均住院日的因素,为今后我院新生儿降低平均住院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1. 对我院住院新生儿的病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2.搜集其他医院影响新生儿平均住院日的影响因素及分析为降低我院新生儿平均住院日作为参考 结果 1. 男女性别比率1.29:1 2. 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24.8%;3. 该时期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新生儿肺炎,比率高于全国资料
目的 探讨住院新生儿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及应对措施。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6例住院新生儿父母进行相关问题的调查 结果 由于新生儿病房的特殊性,家长不能亲自照顾宝宝,其次住院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疾病知识的不了解等使患儿父母普遍表现紧张、焦虑。她们担心新生儿的恢复情况,同时担心新生儿出院后,由于缺乏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不能很好的照顾新生儿,她们表示面对宝宝时不知所措,害怕护理不当导致宝宝生病。住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湿敷治疗输液外渗和传统热敷疗法的效果观察 方法 对60例静脉外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用酚妥拉明湿敷法),对照组30例(用传统湿热敷法),分别用酚妥拉明湿敷法和传统湿敷法对输液外渗皮肤损伤局部进行湿敷 结果 观察组酚妥拉明湿敷治疗输液外渗疗效优于对照组传统湿敷法。 结论 实施酚妥拉明湿敷治疗输液外渗效果快速显著。
目的 介绍1例以发热、咳嗽、胸痛收住院后确诊为食管胸膜瘘病例,加强临床内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 方法 报告1例以发热、咳嗽、胸痛,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胸部CT示右下肺近胸膜片状渗出阴影,右侧少量包裹性胸腔积液为表现的青年患者,后经系统诊治,胸液中找见食物残渣,胃镜提示食管破裂,确诊为食管胸膜瘘。结合文献讨论胸痛的鉴别诊断。 结果 确诊为食管胸膜瘘,进一步手术治疗。 结论 食管瘘在呼吸内科不是常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胸膜软骨肉瘤致血胸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2015年09月确诊的原发性胸膜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结果 患者男,29岁,因“发热、胸闷、气促20天”收住湘雅二医院呼吸内科。临床症状为发热、胸闷、气促。肺部CT提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右第四后肋处骨性肿块。胸水常规提示血性胸水。开胸手术见右侧血胸,胸膜顶约5cm×6cm大小骨性肿
目的 通过对126例MP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探讨MPM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为MPM的早期诊断和更好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MPM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及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126例患者中男:女=2.5:1,中位年龄59岁(23~83岁),有明确石棉接触史3例(2.4%).按IMIG制定的TN
目的 观察浆膜腔内注射重组人腺病毒P53注射液(recombinant human p53 adenovirus injection, rAd-P53)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53治疗组(浆膜腔内注射rAd-P53,I组),非P53治疗组(浆膜腔内注射顺铂和白介素-2,II组). 结果 各组的有效率统计如下:I组76.8%, II组35.3%.I组和II